獎項 | 參評作品 | 作者/編者/譯者 |
---|---|---|
一等獎 | 清代中國傳教士培訓基地──澳門聖若瑟修院 | 夏泉 |
城市環境經濟能值綜合和可持續性分析 | 李金平、陳飛鵬、王志石 | |
澳門華人巨商盧九與廣東小闈姓餉項糾葛 | 林廣志 | |
論行政主導的權力設定、結構設計及其他條件 | 駱偉建 | |
記憶、概念與生活世界──關於澳門漢語詩歌的“本土”經驗 | 陳少華 | |
二等獎 | 短期跨文化經歷中的特殊消費心理 | 林巍 |
港澳貨幣一體化影響與可行性研究 | 胡家銘 | |
澳門博彩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研究 | 曾忠祿 | |
明清澳門內地移民的商貿經營 | 陳偉明、吳水金 | |
愛國愛澳向來是澳門青年學生的堅定理念──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早期歷史回顧 | 冼為鏗 | |
澳門社團組織的法律制度分析:歷史與現實 | 婁勝華 | |
澳門特別行政區中央聘用及人員調動機制改革研究 | 陳瑞蓮、袁政、周譚、顏昌武 | |
澳門刑事起訴法庭制度探析 | 徐京輝 | |
粵方言字的優化 | 鄧景濱 | |
三等獎 | 內地與港澳保險市場一體化研究 | 陳浪南、白淑雲、陳軍才 |
澳門貨幣替代的演進、特徵與未來發展 | 周建珊、鍾若愚 | |
澳門博彩業產業集群及其影響因素初探 | 阮建中 | |
標杆管理──提升特區政府競爭力的一種可行策略 | 連信森 | |
港澳研究:一份刊物與一個學術專欄──寫在香港回歸十周年之際 | 劉澤生 | |
宗教與教化關係──以澳門為例 | 王志勝、單文經 | |
論和諧社會中的刑事政策價值取向─對澳門刑事政策的反思 | 趙國強 | |
從退休金制度到公積金制度──變革中的澳門公務人員養老保險制度 | 鄞益奮 | |
The Regulatory Role of Social Policy: Macao’s Social Security Development | 賴偉良 | |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治發展的國際環境 | 肖剛 | |
“澳門講場”──電波構建的公共領域 | 蘇常、張印平 | |
明代“佛郎機黑番”籍貫考 | 廖大珂 |
論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