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 台灣學者分享經驗
發佈時間:09/11/2015

資料來源:華僑報2015/11/08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不同的身世、處境與情勢,都需要有「好的治理」,來決定城市未來的願景,實踐其永續的發展。」台灣學者邱上嘉向昨(七)日參與於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辦的「二0一五文化遺產系列講座-文化遺產管理與發展」參加者分享道。


受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的邀請,台灣漏擔任嘉義市副市長期間參與城市建設工作,以及參與推動阿里山森林鐵路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寶貴經驗。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副會長陳靜致辭時表示,邱上嘉曾為多個縣政府古蹟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的一員、建築史學會理事長、嘉義市副市長,對於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不為餘力及有獨特的見解。相信他的講座會有助澳門市民更了解台灣文物保育理念及實踐,以啟發更多可以配合澳門城市發展及文物保護的思考。


是次講座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協辦,金沙中國有限公司贊助,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基金會及蔡氏教育文化基金會資助。


文化遺產系列講座為澳門文物大使協會的品牌活動,每年圍繞不同主題,旨在讓大眾明白文化遺產保育與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展示不同的文化遺產管理模式與發展趨勢,探討如何為舊城區肌理面貌帶來新氣象,為澳門青年及市民打造出討論文化遺產保育與城市發展的平台。


透過邀請各地知名學者就文化遺產的可持續性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引起澳門青年對有關主題的集思。同時擴闊青年及市民的國際視野,讓青年及市民明白文化遺產管理與城市發展在身份認同的重要性。


相關連結:http://www.vakiodaily.com/news/view/id/9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