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2019/09/19
澳門建築業協會昨日舉行國家優質工程獎項表彰暨技術交流會,重點介紹國家建設行業最新政策裝配式建築及《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築技術標準》等。該會會長梁蔭期望透過交流會提升澳門建築技術及建築管理水平,推廣業界認識粵港澳大灣區的建築標準。
交流會昨日上午九時假科學館舉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張建華、處長左祥華、副處長李偉,珠海市建築業協會會長王愛志、秘書長黃高華,廣東省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黨支部書記羅振城,廣東省建築業協會會長梁劍明等出席。
梁蔭冲稱,該會積極舉辦行業間的交流活動,還引進內地優質工程獎項,包括“詹天佑獎”、“魯班獎”及“鋼結構金獎”等,並參與編寫多部建築行業標準,包括大灣區的標準,期望全面提升本澳建築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高行業科技創新,讓澳門建築業可融入大灣區發展。
提升專業技術水平
早前建設辦提及正研究新城A區B1地段公屋項目或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方法。他認為有關技術可節省人力需求,建設時間比傳統鋼筋混凝土方式快兩成。大部分裝配組件會先由工廠完成,可減低工地施工對環境污染。且鋼結構可回收冶煉重複利用,但造價比傳統方式貴。
該會常務副會長羅啟中稱,澳門在國家“一中心,一平台”發展定位的指引下,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澳門地少人多,對城市規劃、空間改善及建築人才有迫切需求。隨科技不斷進步,新型智慧建築也將成為澳門建築業發展趨勢。該會將繼續貫徹國家政策,推動業界在科技發展、專業技術培訓等各方面密切合作,致力提升澳門建築行業水平,令其達到國家標準,跟隨國家“走出去”。
交流會上,鋼結構建築設計研究所長王分享“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築技術標準宣講”時指出,鋼結構建築方式可降低環境污染,以綠色環保、節能及長壽為主,做到百年住宅的實用要求。裝配式鋼結構是以工廠施工,現場安裝的理念,建築的管線和內裝也是採用裝配式,後期維護比傳統建築更容易,可在不破壞主體情況下更換,降低安全隱患。
交流會前,該會舉行第一屆理監事就職典禮,由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顧問劉哲監誓下,一理監事宣誓就職。
相關連結: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09/19/content_1382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