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澳門日報 2019/10/28
由澳門文物大使協會主辦、澳門文遺研創協會協辦的會慶系列之“遺產地管理與維護的思路”二○一九文化遺產講座昨舉辦,分別邀請台灣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曾逸仁及澳門國際研究所所長黎祖智主講,二人各自闡述了金門建築遺產保存與維護,以及澳門昔日文化遺產政策等,出席者眾。
傳承愛護文物理念
首場專題講座昨日上午十時半假澳門博物館演講廳舉行。教青局教育研究暨資源廳長黃健武、郵電局通訊博物館長黃錦欣、文化局文遺保護處代處長何卓鋒,文物大使協會會長柯浩然及文遺研創協會會長譚志廣等出席。柯浩然致詞稱,兩團體舉辦文化遺產系列講座至今十一年,旨為宣揚“愛護文物,傳承文化”理念。是次講座旨讓大眾認識遺產地管理與維護,了解公眾參與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更好推動本澳青年對澳門文化遺產保護的參與。尤其鼓勵聽眾進一步關注及思考澳門文化遺產保護現狀,加強澳門文化遺產競爭力,促進社會發展。
曾逸仁作專題演講時,以台灣金門近二十年推動獎勵修復建築遺產工作為例,深入淺出道出傳統建築保存與維護的經驗,讓在座人士了解到文化遺產保護的多元性,擴闊對文物保護的國際視野。此番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育經驗,值得澳門借鑒。
結合文旅做好保育
次場講座下午二時半同場舉行,由黎祖智主講。黎祖智回歸前曾擔任澳葡政府多個重要職位,他昨以昔日關於文化領域的工作經驗,介紹澳門初期文化遺產保護的工作及成果,包括十二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讓聽眾進一步認識澳門文化政策的演變,為日後相關工作提供參考。特別強調旅遊與文化必須緊密相聯和結合,務必做好文物保育工作,才更好促進旅遊業長遠發展。
上述講座獲文化局、澳門基金會、澳門霍英東基金會等贊助。
相關連結: 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9-10/28/content_1391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