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訊報 2019/11/01
由澳門「純音·雅詠」無伴奏合唱團主辦,澳門文化局與澳門基金會共同支持的《迴·聲》澳門「純音 · 雅詠」無伴奏合唱團週年音樂會,於二零一九年十月廿六日晚八時假澳門天主教主教座堂隆重舉行。
澳門「純音·雅詠」合唱團成立於二零零八年,該合唱團以推廣合唱藝術、豐富澳門合唱音樂文化為己任,同時亦為澳門市民提供高質素的合唱音樂為創團宗旨。合唱團的成員大部份均取得音樂專業學位,目前由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副教授梁詠茜女士擔任該合唱團的藝術總監,該合唱團以演唱無伴奏作品為主。曲目選取多樣化,從聖樂到流行音樂,從文藝復興到現代作品都是合唱團的探索方向,藉此以融和的「純」美「音」樂及優「雅」的「詠」唱,帶領聽眾體會合唱音樂之真善美。
自組成後,「純音·雅詠」已先後獲邀出席參與多項重要演出及主辦合唱音樂會、曾參與主辦的音樂合唱工作坊達五十場次以上,為豐富澳門合唱活動不遺餘力,合唱團的實力及質素一直得到專業人士與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是本澳最受矚目的合唱團之一。該合唱團除了定期主辦合唱專場音樂會之外,「純音·雅詠」亦深受本澳藝術文化部門賞識,曾受邀於澳門文化局主辦的第廿四屆(二零一零年十月)澳門國際音樂節中擔任歌劇《狄多與埃涅阿斯》合唱演出、第三十屆澳門國際音樂節(二零一六年十月)《榮耀聖頌》合唱專場演出,澳門文化中心大型原創音樂劇《我要高八度》的合唱演出,澳門教育暨青年局主辦的《第三十二屆校際歌唱比賽》及澳門理工學院主辦的《第十二屆亞太音樂教育研究論壇》任表演嘉賓等;亦多次獲邀外訪演出,包括「北京現代音樂節」,「台灣歌韻東方國際合唱節」,「維也納世界和平合唱節」,以及在英國及蘇格蘭舉辦專場合唱音樂會演出等,合唱團的實力及質素均得到業界專家和社會聽眾的高度讚揚。
合唱團開場便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因該場音樂會在澳門主教座堂舉辦的緣故,筆者本來以為合唱團應該會在神父進行佈道的高台上演唱。從之前多次在不同地區不同教堂欣賞音樂會的經驗進行分析,一般在教堂內舉辦的音樂會,演奏者或者是演唱者基本上都是在神父進行佈道的高台上舉行音樂會的。這是為何呢?因為無論是從音樂聲音在教堂中間的音響傳播效果,還是從觀眾在座位席上欣賞演奏或演唱的觀感效果來說,在教堂中間神父佈道的高台上進行演出效果是最好的。過去筆者總這麼認為,不過在欣賞完當晚「純音·雅詠」合唱團演唱的第一首曲目之後,筆者對於之前的個人想法和觀點有了些許不同的理解。合唱團演唱的第一首作品是聖母經《Ave Maria》,在演唱開始之前便看見合唱團的團員依次走向觀眾席,並且呈現出一種包圍著觀眾席的效果,然後開始進行演唱。筆者突然感覺合唱團演員與聽眾的距離拉近了,那感覺就像是有一位歌唱家就在你耳朵旁邊歌唱那樣親切和自然。現實也如此,有的合唱團成員就是站在部分聽眾的身旁演唱的,現場的音響效果上升到了另一種如同全場聽眾一起演唱的感覺。音樂一開始女生便唱出一個下行的協和音程,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強弱的呼應推進式處理,加上男生唱出的歌詞不斷的在教堂中響起,觀眾的思緒也隨之進行著不斷的拉伸。突然插入的男中音及男低音直接將原有的兩條交叉進行的旋律填充到最豐滿的狀態。聽眾的內心在這時與合唱團成員的內心貼近到了一起。演唱的第二首作品與第一首作品的名稱相同,只不過版本不同,聖母經《Ave Maria》這是一部非常出名的宗教音樂作品,有純男生演唱的版本,有純女生演唱的版本,也有男女生合唱的版本,當晚演唱的第二首作品就是男女生混合演唱的版本,音樂一開始由男生進行獨唱,演唱完一個樂段之後加入完全填充滿的混聲合唱,通過呼應的對話方式不斷進行推進,然後在回歸到男生的齊唱,而後在加入大合唱不斷推進走向高潮演唱「Santa Maria」。第三首作品經文歌《基督的靈魂》(Anima Christi)以及第四首作品經文歌《亞利路亞》(Alleluia),第四首作品與我們一般經常欣賞到的韓德爾的《亞利路亞》有著巨大的不同,作品的和聲處於比較流行與現代的效果。似乎已經逐漸脫離了原來宗教性嚴格和聲對味的特點。總體上聽來當晚所演唱的四首宗教作品除了男低音有些許單薄之外,整體給人的感覺是豐滿而有力量的。
對耳熟能詳作品的用心演繹。當晚合唱團還演唱了部分聽眾非常耳熟能詳的作品例如《啊朋友再見》《橄欖樹》《春曉》《心動》《分分鐘需要你》《Ob-la-di, Ob-la-da》。該團從不同的和聲,不同的速度,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現效果將這些作品進行結合於當下聽眾能夠接受的創新演繹。例如《春曉》則是加入了口哨的聲音,在合唱團員一部分演唱歌曲的同時加入另一部分團員吹奏口哨,塑造出一種唐詩中「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的詩意畫面。另外披頭士樂隊的作品《Ob-la-di, Ob-la-da》則是通過Beatbox的演唱方式,表現出音樂的律動感及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最後在全場觀眾熱烈且持久的掌聲中音樂會取得圓滿成功。當筆者走出教堂邁步踏下青石板砌成的階梯時,耳旁突然回想起了「純音·雅詠」合唱團藝術總監兼指揮梁詠茜女士在音樂會上說的一番話「二零零八年十月,有幾個朋友湊在一起,想要組一支合唱團,然後就有了「純音·雅詠」合唱團,很快就過了十一年。在這十一年當中,有人離開,有人加入,但無論有幾多舊人離開,幾多新人加入,大家都保持一顆初心,那就是大家都鍾意「唱歌」。在唱歌的過程當中我們找尋到了自己,了解到了彼此。」我想正因為合唱團成員始終保有這份初心,才能演唱出餘音繞樑並且感動心靈的歌曲!
林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