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20/06/2022
為加強會員的愛國情懷,進一步了解澳門人的抗戰事跡。澳門粵協之友聯誼會邀請到澳門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林發欽教授主講“澳門人的抗戰—兼談澳門人的愛國傳統” 愛國愛澳教育講座。粵協之友會員及家屬近五十人出席。此項活動獲澳門基金會贊助部分活動經費。
講座於上午十一時半假萬豪軒二樓萬盈廳舉行,講座上,林發欽教授生動淺出地從二大方面講述澳門人的抗戰歷史,他指出抗戰時期,一方面澳門成為中國難民和周邊外國僑民逃避戰爭的目的地,大量學校和師生疏散來澳。戰時物資短缺,澳門短期內人口激增,加上四周相繼淪陷,運輸困難,糧食不足、終於爆發嚴重飢荒。雖面對此困境但澳門人還以認購抗戰救國證券、捐輸抗戰急需物資,募捐現金,籌建抗戰校園宣講團,創辦抗戰刊物、安置賑濟居澳外國和各地難民等方式,開展抗戰救亡和宣傳、為抗戰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支援和幫助。
另一方面,部分澳門人以大無畏的精神共赴國難。有人加入軍隊,有人參加游擊隊,有人參與各種救援隊伍。澳門中國青年救護團、澳門四界救災會服務團、旅澳中國青年鄉村服務團的成立,就是澳門人支援祖國抗日的寫照之一。澳門同胞紛紛投入到抵禦日寇外辱的救國浪潮中。
林發欽指出澳門雖然未被日軍直接佔領,但與祖國休戚與共,愛國愛澳的光榮傳統,促使澳門人毅然投入轟轟烈烈的抗戰救亡運動中,在祖國南海之濱開闢了一個沒有硝煙的抗日戰場。回首烽火歲月,澳門人以祖國南陲之地,以自己特有的條件和方式,守護了國土家園!
消息來源:https://www.houkongdailynews.com/instantNews/5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