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金會與鏡湖醫院再度合作推出“護腦行動計劃”,並於日前舉行“護腦行動”簽約儀式,開展對腦中風的高危人士進行篩查研究及治療,建立本地腦血管疾病的防治網絡。
馮志強表示,鏡湖醫院在2012年開展的“澳門地區缺血性腦卒中高危人群抽樣篩查研究”中,發現近四十人存在頸部動脈狹窄,其發生中風的機率很高,因此有必要及早干預、治療。 為使腦中風的高危人群得到全面篩查,是次澳基會資助三百六十二萬元進行相關研究,該項目並再次獲得國家衛生計生委王隴德院士、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凌鋒及鏡湖醫院顧問醫生團隊等支持。
吳志良指出,近年腦卒中患者日增且趨年輕化。腦卒中不但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亦對家庭、社會構成不小壓力。為了防治腦卒中的發生,澳基會與鏡湖醫院慈善會早在2012年就合作開展了相關研究,通過篩查一千五百九十九名缺血性高危人群,獲得了第一手資料,為腦卒中的防治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護腦行動計劃”就是上述研究的延續和深化。針對腦卒中的高危因素加以干預治療,開展臨床研究,填補澳門相關醫療研究領域的空白。最終目標是希望減低居民患腦卒中的機會,進一步提升澳門腦卒中的防治水平,造福廣大居民。
他續指,澳門基金會信託委員會主席、行政長官崔世安先生非常關心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指示澳門基金會做好支持社會服務和增進居民福祉的工作。去年,澳門基金會共投入3億元,支持社團開展社區服務、關懷長者、婦幼、殘障、長期病患等弱勢群體的工作;投入逾5000萬,支持澳門的非公立醫療機構、醫護團體、學術單位等開展醫學知識社區普及、培訓、論壇、研究、醫學雜誌出版、購置先進醫療設備;投入近3000萬元,與多個社會服務機構合作推出關懷居民身心健康的計劃,當中包括:與澳門明愛合作推出“家居護養服務”,讓200多個長期病患及行動不便的居民在家中享受24小時專業護理服務。與澳門聾人協會合作開展“聽‧語‧愛關懷計劃”,對1,000多名兒童進行聽力及語言篩查,大大減低聽障的可能。與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合作開展“樂在晚霞─獨居長者關懷計劃”,為近1,000位獨居長者提供緊急呼援服務、為逾10,000位長者提供善終輔導服務,讓他們身心康健、安享晩年;另外,每年投入逾1000萬元,向30000位弱勢人士派發福包,送上節日問候。
簽約儀式於9月20日下午四時半在鏡湖醫院霍英東專科大樓頂層荷花廳舉行,衛生局副局長、山頂醫院院長陳惟蒨,澳基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委員區榮智、行政財政廳長高薇、資助暨合作廳長黃棣樂,鏡湖慈善會理事長馮志強、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培娟、常務理事莫志偉,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鏡湖醫院神經外科顧問醫生凌鋒,鏡湖醫院院長馬學章、副院長張振榮及謝學斌等出席。
項目簡介
項目背景:2012-2013年,澳門基金會與鏡湖醫院慈善會合作進行《澳門地區缺血性腦卒中高危人群抽樣篩查研究》項目,該項目得到澳門社會的熱烈響應及高度評價。通過該項目,鏡湖醫院掌握了澳門地區缺血性腦卒中高危人群高危因素情況,篩查出一批頸部和腦部血管存在病變、隨時出現中風的病人。為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以實際治療病例方式印證研究成果,累積經驗及研究提升治療方法成效,避免該類病人最終進展為腦卒中患者,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兩機構在此基礎上合作開展2014-2016年度“護腦行動”。
項目對象:在《澳門地區缺血性腦卒中高危人群抽樣篩查研究》中篩查出來、具備治療研究需要條件的39名病患者,並需要由鏡湖醫院確認申請資料。
項目內容:
以進行頸內動脈狹窄支架置入術方式提早干預在“缺血性卒中高危人群抽樣篩查初步研究”中發現的39名存在頸動脈或椎動脈顱外段狹窄人士的情況,避免他們最終發展為腦梗塞情況。現時平均治療腦中風病人費用約澳門幣431,290人,若為上述39名高危病人提供干預治療,阻止他們因此發展成腦梗塞患者,估計可節省總醫療費最高達澳門幣12,881,880元。
項目由鏡湖醫院提供醫療技術,為上述對象進行手術治療及術後跟進等。在技術上及法律上的醫療責任由鏡湖醫院及病患者自行承擔。
項目開展時間:“護腦行動”期間由2014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