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中學(澳門)水底機械人小組在本年美國海洋進階科技教育中心(MATE)的國際水底機械人錦標賽中,越級挑戰大學組(Explorer Class),在全球共25支大學隊伍中名列第四,同時亦因其獨特的電腦視覺辨識技術奪得Harry Bohm/Jill Zande Sharkpedo特別評審獎。
大賽於6月20至22日於美國田納西州舉行,共70隊來自全球的大學及中學隊伍參加。本年度的主題為水下機械人在河流,湖泊及水灞的應用。參賽隊伍需要自行設計並製作水底機械人(ROV)去進行一系列的任務,包括檢查及維修水灞、檢測水質及魚類棲息地的多樣性和打撈内戰時期的大炮。除了進行以上任務外,學生亦要提交產品技術報告,設計產品促銷海報及向專業工程師對機械人作展示。大賽要求學生將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知識去解決問題,亦是最具代表性的水下機械人比賽。
是次比賽的競爭相當激烈,在統計所有計分項目下,聖公會的代表隊共得441.8分,僅以不足10分的差距敗於總冠軍的香港科技大學,而另一支香港大學代表城市大學亦奪得第五名。
隊長陳溥禧認為由高中組轉戰大學組,由於機械要求及精準度提升,為隊員們帶來很多不同程度的挑戰。陳同學更認為,由於隊伍的擴張,對於隊員的管理和工作分配上亦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對於比賽獲得佳績,是由於隊員們積極面對挑戰以及努力不放棄的成果。
Sharkpedo特別評審獎是頒于隊伍在獨特創意及原創意念上的表現,對於憑電腦視覺辨識的技術而得獎,負責該項目的陳綺琳同學認為一般該獎項是頒給機械設計上的創新,而沒有想過是由於軟件而得獎;自己亦是第一次嘗試編寫人工智能的程序,今次獲獎絕對是對團隊的努力的肯定。
聖公會中學水底機械人小組於2014年成立,在短短五年時間內由第一次參賽,因為防水問題而未能正式下水,到昨年在世界賽中奪得高中組(Ranger Class)全場總冠軍。今年更獲準越級挑戰大學組賽事,亦是該比賽自2002年開始以來首次有澳門代表參加大學組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