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交流鋼結構技術
發佈時間:25/11/2015

資料來源:澳門日報2015/11/25


由澳門金屬結構協會、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中國鋼結構協會、台灣TISC鋼結構協會、香港建築金屬結構協會及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合辦的“第三屆兩岸四地鋼結構行業峰會暨綠色建築實踐研討會”昨日舉行,促成三項簽約,加強兩岸四地同業交流合作。


助力一帶一路基建


“第三屆兩岸四地鋼結構行業峰會暨綠色建築實踐研討會”昨日上午九時假科學館舉行,澳門基金會資助暨合作廳長黃棣樂、中國工程院院士沈祖炎及兩岸四地行業代表出席。


澳門金屬結構協會副會長施能達表示,峰會致力推動兩岸四地鋼結構“產學研”發展,促進兩岸四地業界和學界交流合作,取得不錯成效。今次將落實及深化交流鋼結構在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的前沿技術,還將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實現鋼結構行業技術共商、共建、共用。


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會長崔明謨表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包括交通、能源基礎設施和跨境光纜等網絡建設,這些都離不開鋼結構建築。兩岸四地鋼結構都有獨特的技術和經驗,通過峰會可互相促進。


產官學研共同努力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表示,港澳台地區研發和應用前沿鋼結構建築技術成果,值得內地企業、技術人員學習和借鑒,與內地鋼結構企業合作有著很好的區位優勢和建築共性基礎。希望通過兩岸四地同業合作互動,研討技術,促進技術和水平提升。


台灣TISC鋼結構協會秘書長、中國鋼鐵公司冶金技術處長黃重嘉表示,透過各國鋼結構產業技術及經驗交流,已提高台灣鋼結構產業競爭力,並將鋼結構業者營運擴至海外,使台灣鋼結構產業發展不斷茁壯成長。未來台灣鋼結構產業仍有賴產官學研各界共同努力,並希望透過兩岸交流互動,讓產業邁向一個里程碑。


昨簽三合作備忘錄


香港建築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鍾國輝認為,峰會為行業搭建良好的平台,讓兩岸四地同業交流新技術,互相促進,提升競爭力。


峰會促成了《建築金屬結構產業國際經貿技術合作峰會籌備工作備忘錄》、《海峽兩岸輕鋼結構交流合作備忘錄》、《日港澳金屬屋面專業合作備忘錄》三項簽約。


澳四工程獲頒金獎


會上舉行第三屆港澳特區鋼結構金獎頒獎儀式,澳門得獎項目分別為路汽車檢驗中心建造工程、君悅灣B雨篷擴建工程、澳門出入境事務廳新大樓設計連建造工程及澳門終審法院臨時辦公樓。


相關連結: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11/25/content_10473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