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金會主辦之澳門青年藝術家推廣計劃:“大寫吹雲──梁潔雯作品展” 將在澳門教科文中心展覽廳及多功能廳揭幕,為配合展覽,澳門基金會將於10月23日(星期日)15:00在澳門教科文中心舉行“論‘吹雲’從非畫到畫”講座,由展覽作者梁潔雯主講。
梁潔雯,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學博士、廣州美術學院美術學碩士、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學士。擅長工筆重彩畫,工寫之間寄情人生百態。曾獲“第十三屆全國美展”進京獎、“全澳書畫聯展”最佳創作奬、“澳門視覺藝術年展”十佳優秀獎等,作品被澳門藝術博物館及私人機構收藏。
《論“吹雲”從非畫到畫》是梁潔雯的博士畢業論文主題,引發她對中國畫理論進行梳理和探求的“觸發點”原來是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的一席話:“古人畫雲,未為臻妙,若能沾濕綃素,點綴輕粉,縱口吹之,謂之吹雲。此得天理,雖日妙解。不見筆蹤,故不謂之畫”。 也就是說,“筆墨”審美時代唐人講究“骨法用筆”,而“吹雲”乃“非主流”畫雲的方法。而一千多年後的多元文化語境下,吹雲反而受眾青睞,這使中國畫的藝術表現和品讀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不謂之畫”是畫與非畫的判定,更是時代規約下的審美接受和社會共識。梁潔雯以此為研究點,探求“吹雲”為何從非畫到“吹雲”何以成畫的緣由,將會帶給大眾對中國畫的發展、造型語言的開拓、審美品讀的革新等有獨到的看法。
活動約長2小時,費用全免,對象是12歲以上對中國畫和藝術理論有興趣人士,名額有限,先報先得,有興趣人士可於即日起至10月20日通過“澳門公共服務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或網頁版的活動報名系統https://activity.mo.gov.mo/activity-h5/,又或於辦公時間內致電87978531/87978537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