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辭稿】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
24/03/2018

2018年“千人匯”匯員大會暨與特首真情對話

致辭稿

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 吳志良

2018年3月24日


尊敬的行政長官閣下,

尊敬的中聯辦孫達副主任,

尊敬的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葉大波特派員,

尊敬的全國青聯莫志偉副主席,

尊敬的教育部港澳臺辦劉錦主任,

尊敬的行政長官辦公室柯嵐主任,

尊敬的國務院港澳辦陸海生副司長,

各位校長、老師、同學和青年朋友,


    大家下午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澳門基金會,對各位蒞臨今天的活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行政長官在2016年政府施政報告中提出開展“千人計劃”,已經進入了第三年。在行政長官的親切關懷下,在行政長官辦公室的直接指導下,在教育部、全國青聯的大力協助下,在各省市教育部門、青聯以及參與學校師生和青年社團的緊密配合下,澳門基金會承接並順利完成了首兩年的任務,並將“千人計劃”打造成為一個培養愛國愛澳青年人才的品牌項目。在此,我謹代表澳門基金會向支持和參與“千人計劃”的所有機構和師生、青年朋友致以最衷心的謝意!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無論在經濟還是民生建設上都有飛躍式的發展,成績有目共睹,取得了“一國兩制”事業舉世公認的成功,這是中央支持和澳門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澳門今天的繁榮穩定局面,也是澳門青年人繼承愛國愛澳傳統、奮發作為的結果。增強澳門青年人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促進青年人融入國家發展,繼續創造澳門的輝煌,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歷史使命。“千人計劃”和“千人匯”應運而生,就是為了創造條件、提供平臺,鼓勵青年人加深對民族文化和國家發展的認識,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更好地為祖國進步和特區建設貢獻力量。


    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千人計劃”無論在組織、溝通協調、參與等各環節都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務求進一步提高水平、確保成效。至今,這項活動已基本形成一套較為系統的運作管理機制。澳門基金會將繼續秉承精益求精的態度,不斷檢討和細化自身的工作,與本澳的中學及社團密切合作,共同摸索和推廣澳門特區青年工作的有效模式,為培養愛國愛澳的青年人才奠定堅實的工作基礎。“千人計劃”不僅僅是組團到祖國內地參訪學習,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堅定自信,還要創造條件和提供機會使所有參與者更好成長,創設平臺凝聚參與者、鍛煉參與者,跟進參與者的成長腳步。去年4月成立的“千人匯”,便是這樣一個平臺。


    經過將近一年的建構和磨合,“千人匯”平臺已初具規模。2017年,在“千人匯”的平臺下,我們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千人匯成立儀式暨與特首真情對話、優秀學員座談、表演藝術探索、“航空飛鏢”國際軍事競賽暨航空開放活動、“8.23風災”災後救援、“千人匯”工作交流會、 “千人匯”議政、“千人匯”匯員培訓班、廣州創新創業考察團等。通過這些活動,已初步考察、甄選出一批優秀人才,未來進行持續的跟進培養。2018年,“千人匯”將組織更多既回應匯員個人發展所需又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活動,鼓勵匯員充分參與活動的各個環節,如定向考察、專題培訓、議政活動,成立不同領域的關注小組,爭取與特區政府諮詢委員會對接,讓組員參加會議進行實訓等。我們真誠期待,各位青年學生朋友積極參與,發揮你們特有的創意,提議和設計更多的活動方案和項目,澳門基金會將全力支持配合落實,將“千人匯”辦成一個青年人成長成才的苗圃,並從中培育出參天大樹,成為特區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棟樑。


    各位匯員:


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時代有新使命,新時代要求新作為。習近平主席在剛剛結束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閉幕式上致辭中指出:“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我們生逢盛世,前面有許多機遇,可以追尋萬千夢想;但前路也有很多挑戰,要求我們腳踏實地。“千人計劃”和“千人匯”是大家迎接機遇和挑戰的一個重要平臺。平臺已經搭好,工作還要我們一件一件去落實;階梯已經鋪墊,成長還需你們一步一步走出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千人計劃”和“千人匯”將辦得越來越好,政治站位高、專業能力強、有理想、肯擔當的愛國愛澳力量也會越來越壯大;只要我們堅守信仰,我們一定可以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謝謝大家!


20180324205655031.jpg

澳門基金會主席吳志良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