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金會率團赴台參加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 推動兩岸四地文藝工作者的文化交流
28/12/2018

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及“第七屆海峽兩岸電視藝術節”等活動於12月25日至29日在臺北舉行,活動以“起承轉合——傳統文化的傳播匯流與創新轉化”為主題,旨在通過探討影視藝術在傳統文化的經驗回顧、實踐和展望,研究如何運用影視手段創造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思想對接的平臺。


活動包括大會演講、分論壇、校園交流和書畫展等多項學術研討和實踐活動。開幕式於12月26日上午在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胡正榮,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王英偉、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臺灣文創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李行、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汪威江等兩岸四地重要影視相關機構負責人及唐國強、盧奇、汪明荃、嚴浩、羅家英、焦雄屏等來自學界、企業界、演藝界的知名影人出席。


胡正榮致辭表示,影視藝術是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元素、文化傳承的載體。兩岸四地影視工作者現今面對的課題是如何保持影視藝術的獨立意識,同時將其創作與科技思維融合,實現價值堅守和創新發展。


汪威江表示,兩岸四地的中華兒女要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做好文化紮根的工作、帶動文創產業發展。影視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他期待論壇能促進影視內容和文化藝術的融合,讓觀眾領略中華傳統文化之美。


李行談及自己數十年來在海峽兩岸從事電影文化工作,讓臺灣和大陸年輕導演進行作品推廣交流,他期待有生之年能繼續為兩岸電影交流合作盡自己的一份努力。


李永萍表示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一家親”、血濃於水的感情能推動藝術家創作出更璀璨的成果,為21世紀中華文化的復興共同努力,共創一片天空。


活動同期也舉辦了“第四屆海峽兩岸藝術家書畫展”,中國視協顧問、影視表演藝術家唐國強表示,書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只有不斷注入時代基因,才能使傳統文化枝繁葉茂,歷久彌新。


與會嘉賓在論壇中交流分享心得,由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周星、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擔任大會演講主持。其中,澳門日報副總編輯、澳門筆會秘書長廖子馨以《遊走在中西文化之間的澳門文學與電影改編》為題作主旨演講。她介紹了澳門小說創作的現狀,結合自身的改編和拍攝經驗,分享將文學作品改編成劇本並拍攝成電影的感受。在分論壇上,兩岸四地的文藝工作者圍繞劇情類(電影、電視劇、網劇)、非劇情類(綜藝、專題、紀錄片)和新媒體類(科技應用、動漫、遊戲)三個方向展開熱烈討論。


活動期間,嘉賓團隊赴臺灣師範大學與師生進行交流,並參觀華山文創園區、松山文創園區,深入瞭解臺灣的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和成功案例,並就兩岸影視交流等話題進行積極探討。


閉幕式於12月27日上午舉行,由中國文聯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張錫海主持,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高健致閉幕辭,三個分論壇的代表亦作了匯報總結,分享豐碩成果。


“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自2009年起在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輪辦,澳門基金會每年均組織澳門代表參與。今年參加論壇的澳門專家還包括澳門影業協會會長鍾楚喬、澳門新生代導演陳雅莉、澳門青年創意創業協進會理事長余宗軒、澳門創意形象藝術協會鄒家祥。下一屆的論壇擬定於2019年在澳門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