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及《2018-2020年度澳門演藝評論選》兩書首發 團結澳門文學界講好澳門故事
09/11/2021

為總結澳門的文學及演藝評論創作成果,保存澳門文化資料,以進一步推動澳門文學及演藝文化的發展,由本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聯合出版的《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暨《2018-2020年度澳門演藝評論選》已於11月7日假塔石體育館“2021秋季書香文化節”會場舉行新書發行儀式。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委員區榮智,文化局局長穆欣欣,澳門筆會常務副會長湯梅笑,《作品選》主編廖子馨、《評論選》主編莫兆忠,以及數十位作者出席,場面熱鬧,座無虛席。

 

吳志良主席致辭表示,抗疫常態化使文學和演藝呈現出嶄新的表現方式,需要文藝界同仁更多更好地發揮觀察力、想像力和創作力,為在疫後的世界講好澳門故事儲備能量。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入實質建設階段,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成立,大灣區文化共同體的構建也將進入實務階段。其倡導以構建粵港澳大灣區文學為切入點,築造文化灣區的共同精神家園。為弘揚澳門獨特人文價值,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貢獻出澳門力量。

 

穆欣欣局長致辭稱,文化局一直重視本土文化累積,致力推動本澳文學及演藝活動的發展,亦十分鼓勵高質量本地作品的產生。除出版書籍及積極參與海內外書展,去年推出“網上書店”,讓世界各地讀者認識澳門優秀創作。未來,文化局將一如既往,在力所能及情況下,積極開拓銷售渠道,擴闊流通網絡,幫助本地出版物走出澳門,並為澳門作者及藝評人提供協助,共同為繁榮澳門文學創作和演藝評論努力。

 

《作品選》主編廖子馨介紹編輯情況時表示,《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無論小說、散文、新詩,都有不少篇章寫作了疫情下的人生,尤其是散文部分,佔了相當的份量,可以說,澳門的寫作人充分發揮了散文的作用,貼近生活、有感而發。她相信,小說寫作者在經歷思考的沉澱後,也將創作更多具份量的作品,或許是科幻小說,或許是現實主義作品,對人類社會發展進行反思,給予一種批判或者一種預言。

 

《評論選》主編莫兆忠介紹編輯情況時表示,在評論必須有表演節目產生的屬性下,大家在疫情期間也面對很大的挑戰,但是次的《評論選》總共收錄評論文章達97篇,足證無論是台上的表演工作者、或台下的評論人都沒有在這時勢下退場,而且很好地記錄了很多在這歷史轉折的時候的演藝文化、美學以及如何透過表演藝術去思索社會上的變化,未來的讀者可以透過這些評論去看受眾觀察到的表演文化。

 

《作品選》作者代表譚健鍬發言時稱,澳門的文學愛好者將疫情和困境相關的元素充分表現在作品中,他們沒有因為眼前暫時的困難而氣餒,他們高舉“文化抗疫”的旗幟,用文學的語言記錄時代。作為歷史的見證,文學作品能深刻地打動讀者的心靈、振奮一度呈現灰色的心境、展現特定歷史時期澳門人的情懷。這些作品將會成為時代和歷史的真實記錄,具有異乎尋常的文學、社會和歷史價值。

 

《評論選》作者代表李宇樑發言時稱,評論對演藝作品來說非常重要,其不僅延伸了原作品本身的含意,可提高層次,起到導賞的作用,讀者能透過《評論選》的文章回味一些已過去的演出,亦能從這些文章中看到當時社會背景、人的想法等,作者亦可通過撰寫評論文章來提出對這些演藝作品的一些延伸想法,而將其再生、活化、記錄就是評論的意義所在。

 

《2019-2020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由廖子馨、吳淑鈿、盧傑樺及黃坤堯主編,以精選為原則,涵蓋小說、散文、新詩、詩詞四大文體,共收錄小說14篇、散文38篇、新詩22首及詩詞40首。《2018-2020年度澳門演藝評論選》由周凡夫及莫兆忠主編,其中“本地作者卷”收錄評論62篇、“外地作者卷”收錄評論35篇。讀者可透過書中專業分析,了解過去三年澳門演藝評論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