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筆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澳門文學獎”自啓動以來反應熱烈,收到本地組作品共170份,包括散文54份、新詩52份、劇本11份、短篇小說37份及中篇小說創作計劃書16份;公開組作品共73份,包括散文38份及短篇小說35份。當中,本地組中篇小說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16份創作計劃書中選出8份入選,並於第二階段收到最終完成作品5份。
由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公室、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處、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香港青年聯會及澳門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 已完成報名及甄選工作。
第八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已於6月16日圓滿舉行。第八期培訓計劃再次增設英語班課程,並分為學生組及公開組(粵語班及英語班),務求進一步擴大本土歷史文化推廣的覆蓋面。計劃共吸引了22所本澳中學推薦多名學生參與,連同公開組合共近150名學員參與。經過3個多月的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及考察實習,使學員更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因應搬遷安排
澳基會資助服務接待處 6月17日起遷往時代商業中心
澳門基金會新馬路永光廣場七樓的資助服務接待處將於2024年6月17日(星期一)起,暫時遷往南灣大馬路619號時代商業中心十三樓辦公室,有需要辦理資助申請、項目變更或遞交報告等相關資助服務的社團或市民,敬請留意相關安排。
澳門基金會開展的“澳門記憶”文史網早前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行政事務局聯合舉辦“十字門上的比鄰──橫琴蛻變與琴澳和鳴圖片徵集”活動,邀請市民分享他們記憶中的橫琴,以及近年到訪橫琴旅遊、工作經商、生活學習等的各種圖片,活動反應熱烈。經評審委員會評定,共評出100張圖片獲得星級獎項。
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即人們慣稱的“新馬路”,建於1920年,為上世紀澳門最繁盛的街道和商業中心。近年政府致力盤活社區經濟,透過優化社區環境,舉行特色活動等,讓居民與遊客重新認識不同社區的內涵價值。為此,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舉辦“浮光百年 承載輝煌──新馬路街區圖片徵集”活動,並獲新馬路街區內的多間商戶作支持單位,包括:新中央酒店、國際酒店、東亞酒店、濠江酒店、康泰酒店、遠來餅家、咀香園餅家、德生參茸藥行、鳳城燒臘、富安瓷號(排名不分先後),凝聚社區力量,讓大眾感受新馬路街區的人文情懷與歷史價值,徵集期由即日至2024年9月30日。
2024年“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
即日起至6月24日接受報名
2024年 “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組織澳門青年赴上海政府機構及企業學習實踐。活動由即日起至6月24日接受報名,主辦單位鼓勵本澳青年積極參與,開闊眼界與胸懷,為推動澳門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澳門基金會2025年度繼續推出“社團運作經費資助計劃”,資助合資格社團的部份運作經費。資助計劃的申請期由2024年6月3日至7月12日。
2024“藝海流金‧情滿贛鄱”內地與港澳文旅界交流活動圓滿舉行
2024“藝海流金‧情滿贛鄱”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界交流活動於5月27日至31日在江西順利舉行。澳門組織了43位文旅界代表赴贛參與活動,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吳志良主席擔任團長,澳門中華文化聯誼會郭敬文理事長及澳門旅遊商會張健中理事長任副團長。
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江西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支持的“藝海流金•情滿贛鄱”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遊界交流活動,已於5月28日在江西南昌開幕。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和澳門基金會作為澳門協辦單位,一共組織了43位澳門代表前往南昌出席活動。
澳基會推出的“澳琴情懷資助計劃”,獲得社會各界積極支持、反應熱烈。澳基會感謝市民的支持,更感謝旅遊局、經科局、社團、旅遊業界和7間電子支付機構的支持與配合。上述資助計劃將於5月31日截止申請,有意組織參觀團的社團必須於5月31日或以前同時完成網上申請和遞交紙本申請文件兩項程序,逾期提交均不受理。
第五屆“澳門中學生歷史知識競賽”準決賽及決賽已於2024年5月26日(星期日)假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順利舉行。活動由澳門基金會及其歷史文化工作委員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及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河南省文物局指導,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文化局、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