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上海市政協、澳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及澳門基金會合辦的2024年“澳門青年人才上海學習實踐計劃”,報名及評選工作經已完成。
由中華職業教育社、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台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香港中華職教社及澳門基金會共同主辦的“青年匯 文化緣 中華情”2024年青年研習營已於7月6日下午在上海理工大學舉行閉營儀式。來自澳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聖若瑟大學、澳門旅遊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的33位師生、台灣23所院校的33名師生,香港3所院校的11名師生以及上海理工大學8名志願者,共85名營員參與是次為期7天的研習活動。
為配合澳門特區政府施政,支持社會發展、維護社區特色和增進市民福祉,澳門基金會2025年度繼續推出“學術項目”、“社區活動”、“交流活動(首輪)”三項資助計劃,自本年7月15日起接受申請。
校園生活是人們成長和學習歷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充滿青蔥回憶的時光。為了保留這些寶貴的回憶,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推出“校園記憶”,旨在通過發掘、搜集和整理澳門學校的歷史資料,以圖文、影像和錄音等多種媒介形式,將校園昔日的點滴、建築景觀和師生生
“第二十七屆澳門書市嘉年華”在7月5日至14日期間於澳門理工大學體育館舉行,澳門基金會展出數百種圖書,並推出MPAY澳門錢包支付85折優惠,以饗讀者。澳基會的“澳門記憶”文史網將於書展期間舉辦“記憶沙龍”特別場,邀請前澳門博物館前館長陳迎憲先生主講 “海洋的澳門:1445・琉球人抵達蠔鏡”,歡迎市民參與。
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圓滿閉幕 下屆貴州接棒舉辦
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澳門基金會、澳門文化界聯合總會主辦的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已於6月27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圓滿閉幕。論壇共約150位專家學者和藝術家齊聚一堂,圍繞中華文化的傳承發展、中華美學精神、當代藝術實踐等議題進行探討。
2024年6月23日,澳門著名學者楊允中教授與世長辭。噩耗傳來,各界為損失一位具有強烈社會責任和勇於承擔的學術領航人深感哀痛。楊教授一直倡導以嚴謹的社會科學治學方法研究澳門,並以服務澳門為己任,長期醉心研究澳門,澳門基金會的“澳門虛擬圖書館”(www.macaudata.mo)特推出《精誠奉獻 開拓新境──楊允中教授紀念書展》,以誌其不朽成就。
第15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藝術論壇於6月26日至27日在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藝術專家及學者匯聚澳門,討論中華文明與當代文藝的審美以及全媒體時代中華文藝的創新與傳播,論壇至今舉辦至第15屆,多年來就不同的文化藝術範疇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共同為弘揚中華文化出謀獻策、推進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文化交流。
由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天津市政協及澳門基金會主辦,澳門旅遊大學及天津南開大學旅遊與服務學院協辦的第八屆“澳門大學生天津學習交流計劃”於澳門旅遊大學舉行開班儀式。
由澳門基金會及澳門筆會聯合主辦的第十四屆“澳門文學獎”自啓動以來反應熱烈,收到本地組作品共170份,包括散文54份、新詩52份、劇本11份、短篇小說37份及中篇小說創作計劃書16份;公開組作品共73份,包括散文38份及短篇小說35份。當中,本地組中篇小說分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16份創作計劃書中選出8份入選,並於第二階段收到最終完成作品5份。
由文化和旅遊部港澳台辦公室、全國青年聯合會秘書處、香港中聯辦青年工作部、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香港青年聯會及澳門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4年“港澳大學生文化實踐活動” 已完成報名及甄選工作。
第八期“歷史文化大使培訓計劃”已於6月16日圓滿舉行。第八期培訓計劃再次增設英語班課程,並分為學生組及公開組(粵語班及英語班),務求進一步擴大本土歷史文化推廣的覆蓋面。計劃共吸引了22所本澳中學推薦多名學生參與,連同公開組合共近150名學員參與。經過3個多月的培訓,通過理論學習及考察實習,使學員更深入認識澳門歷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