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餘名海內外權威專家學者昨日聚首中山,縱論香山文化,圍繞香山文化的體系、內容及其傳承等展開熱烈發言討論。與會者認同是次香山文化學術硏討會是國內近年罕有的高水平、高規格和高檔次硏討會,硏討會今、明兩日將先後移師珠海及本澳進行文化考察。
為了使澳門廣大居民深入地認識中國文化,弘揚中國和諧文化的傳統精神,中華文化聯誼會、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澳門基金會將聯合主辦“和諧中國:追求與夢想”圖片展。展覽開幕儀式將於本月七日(星期六)下午五時在南灣千禧展覽館舉行。
為鼓勵市民參與社會事務,共創特區未來。澳門基金會特舉辦“澳門的可持續發展”徵文比賽,比賽自今日起至12月30日接受投稿,歡迎本澳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為了推動澳門賽車運動的發展,支持本地車手走出澳門參加國際性的賽事,吸收經驗,提高水平。近年以來,澳門基金會先後資助了一些本地車手赴外地參加大賽車的部分經費,減輕了車手的經濟負擔,鼓勵了出外參賽的熱情,尤其是在宣傳澳門,推廣澳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應澳門基金會邀請,內地知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敎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葛兆光,昨日下午六時半在藝術博物館演講廳主持了一場題為“心遠地自偏:近世東亞諸國的文化認同問題”學術講座,敎授以生動的言詞及淵博的學識,以具體的歷史例子,從中國、日本及朝鮮三國在文化認同方面的差距對比及共同淵源的探究,為現場觀衆提供了一頓精彩的精神盛宴。
應澳門基金會邀請,國內知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敎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葛兆光敎授將於廿七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假澳門藝術博物館演講廳舉行一場題為“心遠地自偏:近世東亞諸國的文化認同問題”的學術講座。
為進一步樹立澳門文化城市的鮮明形象,增添動感和魅力,繁榮澳門文學創作,展現特區和諧進取的人文氣質和欣欣向榮的新景象。澳門基金會與百花文藝出版社《散文海外版》雜誌主辦、《澳門日報》協辦的第二屆“我心中的澳門”全球華文散文大賽現正接受投稿,誠邀澳門各界人士和散文愛好者踴躍參加。
由澳門基金會主辦的“文明間的對話:宗敎領袖的角色”學術座談會昨舉行,著名漢學家和當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敎授,就不同宗敎間透過對話,而對彼此文化產生認同、尊重、甚至互相學習,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和與會者交流、探討。
應澳門基金會的邀請,著名漢學家和當代新儒家的代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社長杜維明敎授,將於本月十三日下午六時三十分在敎科文中心多功能廳主講題為《文明間的對話:宗敎領袖的角色》學術座談會。
由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主辦的“中外文化與歷史記憶”亞洲新人文聯網學術硏討會,昨日上午在本澳舉行第二輪圓桌會議,邀請內地、香港、臺灣、韓國、新加坡及本澳等國家及地區多名歷史學者與會,希望透過討論交流,把“澳門歷史城區”這一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及澳門深厚的歷史文化推廣至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