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探討澳門海洋文化的發展歷程
03/01/2019

由澳門基金會策劃出版的“澳門叢書”系列書籍之一,普塔克(Roderich Ptak)著、趙殿紅、蔡潔華等譯的《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經已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並於全國及澳門地區同時發行。


《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一書精選著名漢學家普塔克不同時期的二十篇專題論文,以廣泛而深入的珍貴史料,剖釋明清時期澳門對外經貿往來、中國對外貿易及文化交流與鄭和下西洋的關係、澳門的奴隸買賣等相關議題,並以獨特視角研究香山地區的貿易,如福建、琉球及葡萄牙商人三者之間的競爭角力及合作關係,福建商人貿易網絡擴張及其對廣州的影響等。不可不提的是,作者引用大量古籍資料,研究如《坤輿圖說》、《故宮鳥譜》中記載的異國動物及羽類動物,為澳門的歷史研究注入新的養分。此外,普塔克也對澳門如何作為中國面向拉丁世界的窗口加以論述,並從文化角度研究及比較與海洋有關的兩個神話人物──海神媽祖與聖母瑪利亞,為深入研究澳門中西文化及“中葡平台"的定位提供借鑒。全書約四十萬字,由多位專家學者翻譯而成,並由金國平、錢江審訂。著名歷史學家金國平在序言中指出普塔克除了以德文、法文和英文等語種發表近百篇書評外,更常引用多語種注釋,尤證其語言功力之深厚;同時強調普塔克研究範疇淵博、學術論調紮實,他以創新的研究角度豐富了澳門史與海洋史的學術庫,該書更是研究澳門學的學者不容錯失的學術瑰寶。


該書作者普塔克現任慕尼黑大學漢學研究所教授,是歐洲極負盛名的漢學家,多年來潛心研究澳門學、中西交通、媽祖信仰、海洋史等多個領域。著有The Earliest Extant Bird List of Hainan,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he Avian Section in Qiongtai zhi(中譯為《正德〈瓊台志.禽之屬〉譯注》)、Studien zum Roman Sanbao taijian Xiyang ji tongsu yanyi(中譯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之研究》)、Macau im Wandel. Fünf Studien zur Geschichte und Wirtschaft des Territoriums in der jüngeren Vergangenheit(中譯為《澳門過渡:澳門歷史及經濟近況五項研究》)等著作。譯者趙殿紅為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助理所長,譯有《清初耶穌會士魯日滿:常熟帳本及靈修筆記研究》及多篇學術論文;譯者蔡潔華為德國慕尼黑大學漢學系教授,主要研究媽祖信仰。


《普塔克澳門史與海洋史論集》定價110澳門元,在澳門各大書店均有代售。


2019010317252736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