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基金會及文化局聯合出版的《2021-202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將於12月10日(星期日)下午3時30分在澳門文學館舉行新書發行儀式。《2021-2022年度澳門文學作品選》由廖子馨、吳淑鈿、賀綾聲及鄧景濱主編,共收錄小說20篇、散文31篇、新詩22首及詩詞43首。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7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澳基會與三聯出版“澳門知識叢書”
《澳門青洲山》探索歷史文物寶藏
“澳門知識叢書”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是一套以推動本土文化、普及知識為主的通俗讀物,推出至今已經近十五年,備受市民大眾,尤其青年讀者歡迎。新出版的《澳門青洲山》,作者李業飛通過長期搜集史料,實地考察研究,為讀者揭示了這座古島小山的前世今生。
由駱偉建、趙英杰和王榮國著的《概念 邏輯 命題:中國特別行政區理論體系研究》經已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該書通過釐清我國特別行政區制度的相關概念及其邏輯關係,並提出相關命題,力求具體呈現特別行政區制度的理論體系。
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海洋的澳門——破解歷史密碼(史前至明代)》經已面世。該書是澳門歷史研究專家陳迎憲的新著,依據各國不同語言的早期歷史文獻和考古發現,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6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第六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結集出版
“澳門學”從概念提出到學科建設已有三十多年,通過學理的研究、範式的探討、基礎的構築、國際研討會的連續召開,歷屆研究成果的積累,大大推進了“澳門學”的發展。因此,澳門基金會聯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結集出版《澳門學與澳門民間文化——第六屆澳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收入“澳門研究叢書”系列,並於全國包括澳門地區同時發行。
澳基會與三聯續推“澳門知識叢書”系列
《澳門聖佳蘭(家辣)隱修院》重現歷史往事
由澳門基金會與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澳門知識叢書”,作為一套本土文化讀物,備受市民大眾歡迎。剛出版的《澳門聖佳蘭(家辣)隱修院》,由馮瑞芬修女撰寫,為大家重現一段已經消逝的往事。
《為印度的財富奔赴最遙遠的海灣》中葡雙語呈現19世紀澳門風情
由普加(Rogério Miguel Puga)博士撰寫的《為印度的財富奔赴最遙遠的海灣──塞勒姆迪美博物館呈現的澳門》[To the Farthest Gulf for the Wealth of India–Representações de Macau no Peabody Essex Museum (Salem)]經已由澳門基金會正式推出。該書一套兩冊,是中葡雙語、圖文並茂的學術專著,以美國塞勒姆迪美博物館所藏關於18至19世紀澳門的繪畫、版畫、照片、個人物品、家具等為據,結合時人的遊記、日記和信件等原始文獻,讓圖像與文獻互證,多角度重現當時澳門和本澳居民的日常生活面貌。
由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組稿編輯的《澳門研究》第105期經已由澳門基金會出版。《澳門研究》以“研究澳門,服務社會”為宗旨,透過選編、刊登海內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論文,薈萃各家學術思想,是推動和深化“澳門學”建設的重要陣地,深受學界關注。
“澳門特別行政區法律叢書”之一,由涂廣建撰寫的《澳門國際私法》,艾林芝撰寫的《澳門物權法》,曹錦俊、劉耀強撰寫的《澳門商法》,以及李哲撰寫的《澳門刑事訴訟法總論》,四部書籍現已由澳門基金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加印“澳門版”各500冊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