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澳門基金會與本報合辦的“第十九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昨日頒奬,是屆收到廿四所學校共提交三百四十九份參賽作品,反應遠超預期。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表示,令人感到欣喜是,學子研讀的書籍逾二百八十種,較去年增四分一,閱讀類型更多、範圍更廣、視野更開闊。期望參賽學校繼續大力推動閱讀風氣,把閱讀納入教學安排、課外活動,讓學子接觸更多優秀的課外讀物。
頒奬禮昨日下午六時在教科文中心展覽廳舉行,吳志良,本報代總編輯崔志濤、副總編輯廖子馨,高中組評判陳志峰、鄧曉炯、蔣忠和,初中組評判趙陽、楊穎虹主持頒奬。多家學校負責人及師生出席。初中組評判李公榮未克出席。
網絡無法取代閱讀
吳志良致詞稱,閱讀可啟迪讀者開放地看待問題、獨立地思考問題、多元地解答問題,閱讀所帶來的系統思考過程,網絡無法取代。通過閱讀可提升思維模式,陶冶性情,德潤人心,帶來遐想和樂趣。閱讀更是一種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認同。如何在網絡化時代推廣閱讀,提升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塑造年輕人的閱讀風氣,需社會與時俱進地思考,更需要青少年積極參與,以期尋找一條可行的路徑。舉辦讀後感徵文比賽,便以此為目標。本屆比賽題目“讓愛動起來”,是一個看似遙遠卻貼近生活的概念,好的參賽作品能從讀本中體會到熟悉的生活百態,並進行形象化的表達。
楊穎虹代表初中組評判發言稱,本屆很多作品予人“千人一面”的感覺,原因是當中的選材、角度和思維大同小異,缺乏獨創性,還望學子下屆在作品思想性方面多下工夫。無論得奬與否,評判皆欣賞這些充滿愛的作品,特別惋惜那些因超出字數而被取消獲奬資格的佳作,希望指導老師與學子能夠“動起來”,鼓勵他們不要氣餒,再接再厲。
冀閱讀感悟兩兼顧
陳志峰代表高中組評判發言稱,高中組近二百名學子參賽,評判一致認同整體水平不錯,為此提出兩點肯定、兩點建議及一點期望。首先肯定參賽者對事物作出較深入的思考,且思考較立體,尤其敢於批判,反思社會問題;肯定學子普遍關心社會,放眼世界。建議學子能做到閱讀與感悟兩兼顧,同時做到內容與文采兩兼得。期望學子未來更關心澳門,有堅實的立足點,才能觀照世界。
初中組冠軍鞠松子與高中組冠軍盧韻如分別發表獲奬感言。鞠松子坦言,藉比賽騰出一些思想和時間,放慢腳步,追隨自己的心,反省自己。盧韻如借文章祝願每個人都可有一個溫馨的家庭環境,從家庭開始,讓愛動起來。
隨後,澳基會同場設晚宴,互動氣氛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