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文賽推動閱讀主旨不變

【本報消息】“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二十周年回顧講座,由澳門日報原副課主任、本澳作家湯梅笑主講。湯梅笑指出,二十年來,比賽在目的、徵文對象、形式和層次上都經歷多次轉變。佳作倍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閱讀對於學生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希望該活動越辦越好,繼續延續下去。


講座昨日下午五時半假教科文中心舉行。湯梅笑指出,一九九五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四月廿三日定為“世界閱讀日”,提出“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到書”。二十年來,許多國家都選擇在這一天舉辦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讓民多讀書、善讀書。中國政府在近年越來越重視倡導全民閱讀。二零一三年三月,國家新聞出版社廣電總局起草《全民閱讀促進條例》,去年三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倡導全民閱讀”。今年三月,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提出“提供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建設書香社會,目的是在社會裡廣泛培養人文精神。


湯梅笑表示,當年?推動閱讀風氣,時為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的吳志良向澳門日報提出合作計劃,聯合主辦“澳門書讀後感徵文比賽”,雙方一拍即合。首屆“澳門書讀後感徵文比賽”分公開組和中學組,賽事要求參賽者閱讀澳門出版的書。第一屆得獎作品中,有澳門文學作品的讀後感,也有關乎政制、法律等方面社會科學類的書籍,不同範疇書籍的讀後感難以評比,故主辦單位總結了經驗,在第二屆比賽的公開組和學生組,設文藝類和社科類讀後感。


一直辦到第七屆,賽事不再設公開組,集中於推動大專學生和中學生閱讀,改為“澳門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且不再限定只閱讀澳門出版物。第八屆起,比賽集中在中學推行,更名為“澳門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分高中組和初中組進行,一直維持至今。


由二零零七年起,賽事增設主題。主題閱讀體現主辦機構期望中學生圍繞主題交流閱讀體會,成長階段裡,建立正向的人生態度,孕育美麗心靈,抵抗紛亂複雜的社會,健康快樂成長。多年來,主題包括“簡樸生活”、“感受中華文化”、“綠色心靈”、“不一樣的生活”、“譜出生命的樂章”、“一句話的啟示”、“快樂的鑰匙”、“讓愛動起來”。湯梅笑希望比賽能更好地辦下去,帶動學界書香,推動本澳閱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