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良
不知不覺,讀後感徵文比賽已經歷二十年的光景,陪伴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從早期的“澳門書讀後感徵文比賽”,發展到“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澳門基金會和澳門日報通過舉辦這個比賽,鼓勵居民,尤其是年青一代閱讀書、增長知識、修身養性。
二十年來,這個比賽秉承著“傳承創新”的宗旨,無論在比賽目的、徵文對象、比賽形式和層次上都經歷過多次的轉變。在比賽目的方面,早期舉辦的比賽以鼓勵居民閱讀澳門出版的書,促進本地出版事業發展為目的。正因為這個目的,早期比賽的徵文對象是社會各界,分設公開、學生、社科和文藝組別,多少能啟發讀者思考澳門、研究澳門,以至投身文學和文化事業。屈指一算,參加過這個比賽的學生、社會各界人士累計超過六千人次,獲得獎項的有三百九十六人次,當中有不少的參賽者,今天已成為澳門學術界和文藝界的重要成員。
澳門回歸後,比賽的徵文對象轉變為中學生,名稱亦因此改為“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針對澳門社會急速發展對加強學生德育和心靈教育的需要,比賽形式從過去兼容並收,發展成主題比賽,先後以“簡樸生活”、“感受中華文化”、“綠色心靈”、“不一樣的生活”、“譜出生命樂章”、“一句話的啟示”、“快樂的鑰匙”、“讓愛動起來”,以及“我讀到的一個歷史人物”為主題,引導學生通過主題閱讀,建立起積極和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加深對國家歷史文化的認識,提升學生在物質世界中的分辨能力和免疫能力。
我們同時希望,通過這個比賽,讓學生多接觸外面的世界,與全球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切磋技藝、交流心得。為此,從2005年起,我們加入了“全球華人中學生閱讀報告大賽”網絡,向大會申報得獎作品,部分作品更獲得獎項,為澳門爭光。承蒙各校校長和指導老師的錯愛和支持,“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如今已發展成為澳門學界其中一個年度盛事。
本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在過去成功的基礎上,再添上新的內容。為了加強比賽的德育效果、啟發學生對文學的無窮想像和興趣,我們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期間舉辦“閱讀寫作講座”作為延伸活動,組織十四位澳門作家到十六所學校演講,涉獵新詩、散文、評論、小說、劇本等文學類型,近三千名中學生參與。鑒於活動反響熱烈,深受師生歡迎,我們計劃在本年度再次推出這項活動,期望到時再次得到各位老師和同學的支持。
二十年的執著,二十年的堅持,全賴在座各位校長、老師、同學以及你們的師兄師姐的積極響應和參與;二十年的共同努力,已經在社會各界開花結果。我們相信,堅持閱讀,持續寫作,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本人謹代表澳門基金會向本屆徵文比賽的獲獎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所有參賽者、相關學校、合辦機構澳門日報及各位評判表示誠摯的感謝,同時期望各位得獎的同學能繼續保持對閱讀的熱忱,在閱讀中尋找更有品味、更加充實的人生,並把閱讀的精彩和樂趣分享給更多的人。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在第二十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頒獎禮上的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