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為鼓勵本澳學子更喜愛閱讀,提升中文寫作水平,澳門基金會和澳門日報合辦“第二十一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其間合辦單位將組織多名本地作家走訪校園舉辦閱讀系列講座,與本澳學子分享創作心得和技巧,推廣閱讀。
深化個人文學根柢
昨日上午九時半,上述合辦單位特邀本地作家陳志峰到訪菜農子弟學校,以“文學是我的愛好與追求”舉辦專題講座,與該校初三級約一百名學子分享創作歷程和閱讀益處。現職教師的陳志峰表示,閱讀是每個人應該養成的良好習慣,透過閱讀能知天下事,與書本“做朋友”可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正面的思考和啟發,縱然在創作路上會遭遇不同的困難和阻礙,惟祇要自己喜歡閱讀即可提升寫作水平。
他憶述當初投身文學創作的經歷時表示,在學時期遇上一位啟蒙教師鼓勵他閱讀和創作,長大後慢慢發覺自己愛上閱讀文學便開始嘗試創作。創作過程一點都不容易,要不斷摸索探求,偶然可能會因為過於沉迷閱讀某一兩位作家的作品,令自己創作時不經意地模仿,或因為碰上瓶頸窒礙思緒,增加創作難度。他鼓勵同學們多閱讀和創作才可尋找到屬於自己風格的寫作手法,深化自己的文學根柢,也要透過別人的文學啟發自己獨立思考和追求更高層次的文學創作。作為教師的也應喜愛閱讀,才可把閱讀氣氛推廣至整個校園。
閱讀系列講座將直至明年一月中旬一連三個月舉行,特邀陳志峰、羅衛強、望風、賀綾聲、陸奧雷等多名本地文學作家走訪校園作專題演講,今天由羅衛強到鏡平學校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