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良
當然,「澳門文學獎」只是眾多平臺之一,而且這個平臺的建設還有待完善,其作用也有待全面發揮。澳門發展的新形勢,亦對澳門文學界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澳門文學要創造更多的文化資本,還有賴於文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長期以來,澳門文學的時代意識、憂患意識、主體意識、本土意識不夠明顯,不夠強烈,文學作品無論從質還是量來看,都與社會現實發展的情況存在較大的距離,也未能充分反映出澳門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在小城發生快速而深刻變化的時代,在價值模糊、混亂、失範的時候,人們期望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問世,人們也需要更多、更好的作品,以便找到一方綠洲,找到一個心靈驛站,找到一座生命座標,找到了一個精神家園,追尋人的終極關懷。
正如董橋先生所說,「富裕的社會更需要文化氣息的薰陶」。澳門經過近年的飛速經濟發展,正在步入富裕社會,但應該承認,我們的人文素質仍然急待提升,我們的文化資本仍然需要大力提高。在結束本文之前,我還想引用布迪厄在《資本的形式》中的一段話:「轉盤賭博給人帶來了短時間內贏取很多金錢的機遇,因此也帶來了短時間內改變人們的社會地位的可能性」。「在轉盤賭博當中,前一輪贏取的賭注也許會在每一次新的旋轉當中再次失去。轉盤賭博描畫出來的圖景,是一個完全競爭的、機會均等的世界,這是一個沒有連貫性、沒有積累性的世界,既無繼承權也無固定資產。」
這個圖景,顯然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知道,文化才是一個地區生存發展的根本和恒久的動力。然而,我們也必須意識到,文化資本需要長期、持續不斷的投資、培育和積累,而這項任務,非文化界、更非文學界可以獨力承擔,需要全社會的理解、關心、重視、支持和共同努力。
令人高興的是,文學界朋友作出了很好的表率。大家積極參與「澳門文學獎」,並且創作出愈來愈多反映澳門題材的好作品,使得這個活動可以持續舉辦下去,使得澳門的文化資本不斷增長,令人看到了希望,增強了信心。藉此機會,我代表澳門基金會再次衷心感謝所有的參賽者和各位勞苦功高的評委,感謝合辦機構澳門筆會的全力協作,並向各位得獎者致以最熱烈的祝賀。
(二之二)
編者按,本文為作者於第六屆澳門文學獎頒獎禮發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