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由澳門基金會與本報合辦的“第十四屆澳門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昨頒奬,濠江中學梁海莎、培正中學林思余分奪高中組及初中組冠軍。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吳志良指出,正規的經典閱讀應當是享受式的,不應囫圇吞棗,而應強調細嚼慢嚥、文章對人的淨化和移情作用。
頒奬禮於昨日下午五時假萬豪軒酒家會議廳舉行,澳基會行政委員吳志良,本報副總編輯廖子馨、副刊課主任湯梅笑,教科文中心主任姚偉英,以及高中組評判陳業東、鄒家禮、黃文輝,初中組評判趙陽、李公榮、陳志峰等出席,並為兩組別得奬學生頒奬。吳志良致詞時指出,全球爆發金融海嘯,澳門也有相當程度的影響。經濟活動的萎縮,圖書業也受到一定的波動。可幸的是,並非所有書籍都滯銷,有部分書刊甚至出現了逆市熱銷的現象;主辦機構早於十多年前策劃中學生讀後感徵文比賽,推動閱讀及寫作風氣,並一直堅持至今。相信通過閱讀益智書刊吸取知識,有助青少年克服逆境,增強個人信心。
吳志良說,對真正懂得閱讀的人來說,讀書並非一件應付師長壓力、被迫吸取知識的苦差事,而是如同呼吸、吃飯般自然的事情,而且營養豐富,還能帶來精神上的極致享受,給人們的生活指點迷津,令生命得以昇華。他認為,凡一切古典名著都是現代名著,因為書中所揭示的道理通於古今,書中所描繪的社會人生在人們生活周邊依舊存在。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審視今天,可看得更高、更遠,看得更清晰和透徹,生活更富足。
高中組評判代表陳業東評述獲奬作品情況時指出,評罷參賽作品,覺得此項活動收到預期效果。不少學生通過認真的閱讀和思考,善用書本材料,結合實際生活,在作品表達了正面的觀點。其中說理清楚、論據充實及論述有序等優點,於獲奬作品中較為突出。
初中組評判代表陳志峰指出,參賽文章基本符合“綠色心靈”的主題,圍繞環保課題挑選圖書,然後認真閱讀,吸收書本知識,感受作家的情感,之後寫出規範的讀後感文章。要撰寫一篇理想的讀後感,必須達至“文質彬彬”的境界,即追求文采與內容並重。建議參賽學生多挑選具份量或經典著作來精讀,啟發性更大,並把閱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冀望下屆比賽有更多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參賽或獲奬。
隨後,高中組冠軍梁海莎、初中組冠軍林思余分別發表獲奬感言,均表示參與是屆以環保為主題的讀後感徵文賽後,意識到推行環保理念的重要。
頒奬禮上,吳志良、廖子馨與六名評判分別向兩組別獲奬學生頒奬,並與各校負責人一同合照留念。主辦方同場設宴款待所有出席者,筵開六席,熱面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