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維
五百多篇的來稿,給予了主辦機構一個極大的鼓舞,也使負責評選者感到肩上責任的重大。幸而各位評判都能一絲不苟地盡最大可能來完成了評選工作,沒有辜負大衆的期望。
筆者有幸參加了多屆的評選工作,所以,能夠用一種前後比較的、發展的眼光和心得來談一談對本屆作品(文藝類)的觀感。
記得在前一屆的賽後評述中,評判李觀鼎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寫讀後感應注意要有“讀”有“感”,二者應該好好地結合起來。如果寫成了文藝理論式的書評,似乎偏離了方向;但如果離開了從原作中擷取英華這一步,便成為了如古人說的“六經註我”,旣未能槪括、提煉原書的精粹,也沒有起到推介閱讀、引起共鳴的作用,這也成為另一個偏向了。
徐志摩的《偶然》一詩中有這麼一句:“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筆者深深感到不妨拿這兩句詩來作個比喻:“我”,就等於一本與讀者有緣份的原作,它投影在“你”──即讀者的心湖之中,然後引起漣漪波瀾:組合而成的一幅旣有雲影的絢爛,又有波光的蕩漾,便是那一篇讀後感了。
同樣的一片雲,投影在不同角度、不同色彩、不同動態的心湖裡,可以產生不同的景象和意境;這也便是讀後感可以寫得很有吸引力,可以很有創作性的地方了。
而在本屆的衆多參賽作品中,可以明顯的看到作者是在這方面深思熟慮地下了功夫。雖然,有些作品還是有脫節之處(這一點評判黃文輝先生也談到),但總體來說,是渾然豐滿多了。許多作者都能在原著作品中出入自如,激揚馳騁,旣槪括也提煉了原著的精粹和特色,也揮灑不羈地發揮了自己的感受和反響,作出了思想感情上的共鳴,對讀者產生了一種推介和感染的作用。例如文藝類學生組的佳作《一曲山間流竄的笛歌──讀穆欣欣〈戲筆天地間〉有感》,就是在這方面處理得比較好的,有一定的槪括力,能做到旣見森林、亦見樹木;抒發感受則文采飛揚,富有感情張力。另一篇佳作《感悟──讀〈窗簾背後〉有感》則另有特色:寫來形散神聚,能放能收,結尾戛然而止,而仍留有思維空間給讀者來咀嚼,這是可貴的一筆。而文藝類公開組的佳作中,也許由於作者一般都是年齡較長,思維較歷練者,因此,文筆一般來得凝定沉渾,觀察到家而頗有尖銳、辛辣的社會針對性的筆法,亦有作者表現出一份對文藝閱讀與耕耘之執着之情,實屬難能可貴;而更有個別作者不唱“讚歌”而改唱“彈”詞,對某部份作品或某類作品不客氣地提出了自己的個人批評意見,這亦體現了這次徵文比賽吸引了不同觀點與角度的作者,初步開展了百家爭鳴的氣氛,也是值得觀迎的。
今次的來稿中,可見不少作品在命題上都下了一番心思,盡量擺脫了以往的那一種如“讀ÍÍÍ後感”的刻板方式,而能以一個富有詩意,文采的標題來聚龍氣於穴。讀後感的命題,其實也可以說是作者畫龍點晴的一記絕招,它突出了原著在哪一個方面點中了讀者的哪一個穴道,迷住了讀者,令讀者如癡如醉地拜讀這本書,然後又把自己的思想感悟反饋出來。醒目而帶有靈氣的標題,也能令評判眼前一亮,怦然心動,忍不住就要提起精神,以漁翁探桃源的心理去“欲窮其林”了。但可惜有些作品是開頭一段空有“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景致”,當評判再探索下去,則發覺作者後勁不繼,未能展現出一幅“豁然開朗”的多姿多采桃源洞天,殊屬可惜。
再說多幾句似乎是題外的話吧。
在本次讀後感徵文比賽的評選工作中,筆者發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那就是:學生組的作者,他們所讀的作品大部份屬於寫作風格較新銳的書籍,如寂然以超現實手法寫的小說、王和的現代詩、黃文輝的新派散文,和周桐超時空的科幻故事……一位學生讀者──也是徵文的作者──說:我十分感激《撫摸》的作者(指寂然──筆者註),因為他能站在我們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也有學生作者說:我愛看胡悅的作品《娃娃臉》,因為這是一張辛辣的“娃娃臉”,是一種黑色的幽默,對眼前令我們迷惘的不合理現實作出了嘻笑怒罵的嘲弄和諷刺,令我們看得痛快、消氣。由此看來,較年青層次的讀者,是比較傾向於接受本澳一批新銳作家近年所開拓的以新手法創作的作品的。而相對來說,在公開組的讀者來稿中,則多數仍是鍾情於較為傳統的、傾向以寫實主義手法創作的散文集和小說集,如魯茂的《望洋小品》、《白狼》和馬萬祺詩詞選、《鏡海情懷》,反映社會生活的《李宇樑劇作選》……等。
其實,上述的現象是一點也不足為奇;更可以說,是反映了一個相當正面的訊息,這便是說:在本次比賽收到的五百多份文稿中,作者是層面比較廣泛、欣賞的口味也比較多種多樣,體會與迴響也是各有懷抱、不拘一格的。也可以表明:本澳近年的文藝創作和出版園地,是相當蓬勃和品種多樣化的,有一批創作風格各自各精彩的作家,在默默地耕耘,欣欣地開花、結果;以傳統與新銳手法創作的小說、詩歌、散文作品分別擁有自己的讀者。“中年心事濃如酒”,有讀者就喜歡呷這種酒;“少女情懷總是詩”,有讀者便喜歡讀這些詩,這種現象誰曰不宜?
盼望着,盼望着“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的小城文藝春天的到來;要開創這個局面,便要靠澳門的老、中、青作家,深情的讀者,熱心的出版界和積極推廣文學出版活動的機構共同努力了。
相關附件:投影在波心的一片雲──第屆“讀後感徵文比賽”小評_邱子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