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季軍
被染成灰色的呼蘭河—讀《呼蘭河傳》有感
培道中學 梁宏志
呼蘭河是蕭紅童年生活的地方,它位於松花江和呼蘭河北岸的小城,蕭紅的整個童年就是生活在這座平淡但卻不平凡的小城。書中透過簡單的事件,簡單的描寫,卻把當時的整個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呈現出來,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來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包括封建迷信的思想,僅僅是普普通通的人過著普普通通的生活,但卻麻木不仁,對生老病死的看淡的思想在輕描淡寫中透露出來。
一開始僅僅是描寫了一些街道的景色,越看到後面,越能漸漸感受到那裏的人的思想落後,不禁讓人心寒。整本書幾乎都被封鎖在了這個灰淡、黑暗的小城中,感覺像是與世隔絕的一個「世外桃源」,但是卻沒有「世外桃源」裏的人的熱情,沒有裏面的人生活過得好,也許正是這樣才能使他們的思想如此的封建……
書中一開始把我們帶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呼蘭河,描寫著裏面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們的日出而作真的是為了作而作,十分死板,對生死看淡,沒有一點兒的樂趣。若是非要說他們沒有樂趣,也不能這麼說,因為東二道街還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全城引為光榮與驕傲的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在這裏常常上演一幕幕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為什麼說這個大坑給了他們生活一點歡樂的色彩呢?因為這個坑給了當地的市民兩項福利:一是常常抬轎抬馬,淹雞淹鴨,鬧得非常熱鬧,可使居民說長道短,得以消遣;二是居民們可以心安理得地吃又經濟,又不算不衛生的瘟豬肉。當別人的轎車掉了進去,旁邊就有一堆無關緊要的人過來看熱鬧,起哄,看著別人一次又一次地把坑中的轎車和馬抬上來。而每當下雨的時候坑中就會積滿積水,淹死豬可以令他們吃上瘟豬肉。
呼蘭河小城中的一些人是很勤勞、純樸、忍耐、善良,但是城中人卻不僅僅擁有這些優良品格,還擁有著愚昧、麻木、野蠻、迷信、保守這些「優良的品格」,這種變異了的善良,把健康的小團圓媳婦用善良的本意,讓小團圓媳婦被毒打、跳大神、洗熱水澡活活給弄死,以及王大姑娘自己作主嫁給了馮歪嘴子,違背了「媒妁之言」的封建傳統,於是鄉鄰們冒著嚴寒去「探訪」、「作論」、「作傳」、大興輿論撻伐,結果王大姑娘在冷清的秋夜死了,善良的人們又用舌頭將這個青年女子虐殺了。這些都是憑著善良的本意去做的,怎麼就好心幹壞事了呢。說到這裏應該明白為什麼好好的描述城中的事情為什麼會讓人越來越令人不寒而慄。
這本是作者蕭紅當時為了諷刺當時的古老社會而寫的,描述了她自己的童年,用簡單的文筆,卻寫出了當時社會的弊病。而這些弊病不僅僅是當時才有的;到了現代的社會,從表面上大家可能看到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但是因為我的家庭是從農村來到這個發達的城市,依然流傳著很多偏方,很多無知的常識,迷信和封建的思想。看完這本書令我不禁心寒,明白無知、封建、不懂得去思考,不改變自己的思維是多麼的可怕。
閱讀書籍:《呼蘭河傳》
作 者:蕭紅
出 版 社: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