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季軍 溫詠儀 尋回一顆珍惜美的心靈 ──讀《曲線上的自然奇觀》有感

初中組 季軍 

尋回一顆珍惜美的心靈──讀《曲線上的自然奇觀》有感

濠江中學 溫詠儀

 

讀畢這本書後,一種不可言喻的思緒頃刻湧上心頭。未曾理解通透的,是大自然這本書──一本包羅萬有的書,一本要用一生去品味、去體驗、去思考的書。

在作者平實清新的文字帶領下,我暢遊了一趟匯集各種文化與大自然奇觀的旅程,我喜悅、我懊悔、我感嘆──喜悅於探索未知事物的樂趣;懊悔於自己錯過了太多太多美好的事物;感嘆於世界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顆珍惜美的心靈!

大自然的美不同於狹隘的美,它包容一切事物。所以,自然的美總是讓人有“踏破鐵鞋無覓處”的遺憾,因為在俯仰之間就有着太多令人嘆為觀止的事物“消失”了。瑣碎的生活、華麗的舞台,都令我們把目光轉移到別處,忽略了在身邊的美:看!它呈現在百花盛放的季節裡,又遊走於搖擺的綠柳中;它展現在沙霧瀰漫的荒漠中,又“隱藏”於連綿起伏的山巒間;它浮現在雲霧飄舞的天空中,又“潛形”於深不見底的海溝裡。不僅僅是這些,其實天地萬物,都在綻放美、釋放美。然而,可惜的是我們置身於如此美妙的世界裡,卻對美視若無睹,甚至嘗試改變它、利用它。

大自然用自己獨特的語言,默默地傳達對人類的啟迪。而且就存在於最貼近生活的事物中,只是我們還沒有發現而已。試想:沒有看過大海寬廣的懷抱,又怎麼知道甚麼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沒有看過樹葉由翠綠變為枯黃,又怎麼知道甚麼是生命的歷程?沒有看過星光在黑夜裡閃爍,又怎麼知道甚麼是無私與奉獻?沒有看過一群小螞蟻協力搬走食物,又怎麼知道甚麼是團結?沒有看過水滴石穿,又怎麼知道甚麼是人性的堅韌?沒有看過大自然的美麗風景,又怎麼知道甚麼是鋼筋和混凝土鑄造的都市煩囂?

大自然這本精深宏闊的無字天書,我們要讀得通、讀得透,還需在其中不斷地發現與覺悟。有了對生命的覺悟,行為才會受到約束;有了對行為的約束,世間萬物才能和諧相處,才會懂得珍惜一切。新時代裡,社會發展迅速,人類開闊了公路,也創造了城市,卻使良田變為荒野、動物無家可歸;我們發明了紙張,卻使森林空禿一片;我們自豪地說人類操控着世界,卻不知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我們只管欣賞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卻忘記了最美好的大自然!這些鐵一般的事實告訴我們,永無止境的貪婪慾望只會像惡魔一般吞噬着人類的肉體與心靈。

作者提到“只有懂得欣賞自然,然後才會明白,自己也是這個偌大宇宙的一分子。也就會開始了解,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是的,春去秋來、花開花落、朝暉夕陰,早已變成了一種習慣、一種必然,這使我們不再懂得循着“珍惜”這個詞去守護我們所擁有的“財富”。有時,把自己看作一株小草、一片黃葉、一個幼小的生命,你就會明白在自然的懷抱中,萬物同生,擁有同等的價值,生命同樣可貴!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中無止境地滿足自己無窮的慾望,肆意地改變大自然原有的純樸與美麗呢?

然而,真正檢驗我們對自然作出的貢獻不是言辭,而是親身去體會。在這個美好的世界裡,只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傾聽,就能發現身邊被我們忽略已久的自然美。或許,我們都需要一塊心靈的沃土來體現生命的本質,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潮起潮落,生生不息,心隨意動,這才是生命的美麗、大度和超然。

請再給我一些時間,去閱讀、去品味大自然這本書。它無形卻勝有形的言語,是多麼淳樸、清晰和優美,使之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讓我們拋開世俗的煩惱,回到一個最原始的大自然,看看世界本來的模樣。洗滌心中的浮華,趕走生活的煩憂,用心去感受一片屬於我們的淨土吧!

 

 

《曲線上的自然奇觀》
編者︰北京大陸橋文化傳媒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


相關附件:尋回一顆珍惜美的心靈──讀《曲線上的自然奇觀》_溫詠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