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冠軍
感悟生活──讀《生活十講》有感
培正中學 蔡嘉琪
開啟了房燈,拉上了窗簾,最後的一束陽光在露台上向我揮手道別,我放下了沉重的書包,下一個動作卻不是倒頭大睡,而是埋首在書堆中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作業,複習仍有待融會貫通的課本知識。關上房門,這個空間仿似飄到了另一個國度,那裡不存在時間的限制,甚至說時間變得不重要了。這樣的生活早晚會使我麻木,使我瘋狂,有時我會想,何不把心一橫放棄現有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不是我要的。腦海裡那個聲音再一次響起,卻像前幾年正值反叛期的小孩子般,但是我的反叛卻不是單單的埋怨,而是要像蔣勳在《生活十講》所提及的那種渴望衝破框框的精神。
正當我心中煩躁之際,是蔣先生的《生活十講》給了我重新思考和反省生活的角度,他在我心目中是位藝術家,不是說他是位拿着畫筆埋首在工作室的畫家或雕塑家,他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藝術家。翻開了書的數頁,沉悶、老套等詞語卻頓刻煙消雲散,我不但迷上了他的價值觀和倫理,更愛上了他一字一語中滲透着我的心底話,那些久久不能在這個現實社會中提倡的心聲,“台灣需要把問題釐清,到底要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什麼樣的倫理?”我想,不只是台灣吧!
生活中的教育,教育中的生活
“要讓下一代有氣節,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一個多元的人才是完美跟健全的。”
《生活十講》其實就是作者十年來在廣播中的理念──生活教育十講。縱使十年過去了,社會繁榮了,收入富裕了,社會卻少了些進步,生活少了些突破。蔣先生在章節“新官學”中提及“教育真的要一步步轉型,文化改革本來就要比政治制度的改革要難得多、要慢得多,因為大家在一個框框裡,這個框框一下子無法動搖。”身為一位學生,我深深感受到蔣勳先生提到教育的理念,我們不是讀書的機器,追求浩瀚無邊的知識是我們作為學生的本份,但只顧囫圇吞棗地吸收知識,腦袋最終只會變成一堆沒意義的文字,這似乎與學習的本意有點背道而馳。我需要的是一把能開啟新思維、新價值的鑰匙,而不是日復日在埋首書本挑戰腦袋記憶的容量。當我面對挑戰與失敗,埋怨自艾已不合王道,參透道德倫理的精髓才是教育的宗旨,才是生活的態度。“內省能力需要教育,並不是天生的,如果教育沒有引帶出個人的內省能力,最後卻要求他自省,我們就是殺人兇手。”生活在於享受挑戰,迎接未來,而不是單單順應環境,安於現狀。生活就像是上演着一場場精彩的表演,每天有不同的觀眾捧場,每天面對不可預知的挑戰,要清楚自己的定位,才能表演出最精湛的演技。
拒絕盲目,追求過程
“難”絕對是生命中幸福的開始,“容易”絕對不是該慶幸的事。
安定的生活總會使人懶惰,然而,安逸卻不等於滿足。遇到不滿,我們總會變得懦弱,面對改革,魯迅說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蔣勳覺得改革就像一部部經典文學般,應要受到種種的挑戰,是要“千錘百煉”的。是的,武昌起義也需十一次努力,才能成功推翻中國二千年的封建帝制。想想現代社會的風俗,實在使人搖頭慨嘆,我們總是盲目追求一個滿足自己的“果”,卻忽略了處處精華的過程。漫漫長路的人生如果只是埋頭苦幹,滿腦子只想着賺錢,使我們錯過了童年,浪費了青春,荒廢了知識,更失去了回憶,那麼我們不但變成了金錢的奴隸,同時也錯過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片段,到頭來,老師曾說過我們那時只會窮得只剩下錢了。別再以為擁有不勞而獲的果實,就能在擁有事業和人生的路途上扶搖直上,更視一切為理所當然,往往失去過後才懂得珍惜過去。也許談談藝術,一層層商業化的包裝紙緊緊纏在彩繪上,揮散不去。到了這個速食年代,不僅糖果需要誘人的包裝紙,藝人靠化妝品、時尚品味來改造形象,甚至連慈善也依賴媒體、廣告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人人口中只剩下商業和物質的享受,卻少了學習“做自己”的思想。“八十後”及“九十後”的年輕人正有着這樣的特質,我們沉溺於物化生活,熱衷於玩樂的花花世界,可是我們卻選擇對知識冷漠,對政治冷感,拒絕及逃避是年輕人的一貫作風,面對難題和改革創新卻避之不及。我們因金錢而富,卻因自己而窮,“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每一個角色都有他自己的定位”,然而,卸下我們的防範和虛假,找回屬於自己的天空,堅持自己正確的立場和原則,才是廿一世紀的現代城市人。
快樂由己,做回自己
“有自信的人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是一種充滿而富足的感覺。”
人類社會瞬息萬變,生活為我們帶來陽光的燦爛、雨露的滋潤,更不時給予痛苦的煎熬。沒有經過苦難的洗禮,又怎能襯托出彩虹的美麗?意志,是無情和現實中生存的幼苗,生命,是磨難和風雨中茁壯的大樹。當我們讀懂生活需要的是態度和自信之際,打擊和挑戰不是一種折磨,更是一份無形的財富,給我一連串的鍛煉,更教曉我怎樣去跨越苦難,建立自信,欣賞生活。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生活的踏腳石,然而,相信自己,困難從來都不是我們該退縮的藉口。生活中的亮點是無處不在的,只有用心體會一閃一閃的閃爍,才能成為永久的憶記。易卜生說:“人的第一天職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做自己。”
《生活十講》
作者︰蔣勳
出版社︰聯合文學
相關附件:感悟生活──讀《生活十講》有感_蔡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