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組 季軍 王利生 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中組 季軍

 

回到母親的懷抱

鏡平學校 王利生

 

星期六我悠閒地躺在陽台的搖椅上,任由陽光悄悄地灑在我的全身,仿佛為我鍍上了一層金光。我靜靜地翻看我從圖書館借來的書,旁邊小桌子上的古董收音機響起了陣陣歌聲,那是由聞一多在紐約寫下的愛國詩作,同時也表達澳門人對祖國的嚮往:“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名?我離開你的繈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我聽著歌,享受著這難得的下午,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

 

等我再次睜開雙眼,周圍的場景已經煥然一新了。我低下頭看到身上的那一套家居服不知何時變成了之前在奶奶年輕時照片裡看到的紅裙子。我環視四周,仿佛身處在議事亭前地,只是為甚麼有種熟稔的感覺,我想起來了,當時我問奶奶為甚麼要在澳門回歸當日拍這樣一張照片,奶奶回答說:“做人不能忘本,祖國是我們無數雲遊在外遊子的根,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我走向一旁具有濃烈葡國特色的建築物,走廊裡竟然全是外國人的身影,只有街對面的店鋪旁,才看見零星幾個熟悉的黃種人,我以平生最快的速度衝向對面。一股強烈的不安在我心底徘徊著,我不知所措地拉住一位過路的女士,緊張地用廣東話將心中的問題全都吐露,那位女士顯然被我一開始的舉動給嚇到了,過了好一陣才反應過來。這時我終於明白,原來我穿越了,穿越到了澳門回歸的前一天:1999年12月19日。我渾渾噩噩毫無目的地在街上遊蕩,我走啊走,直到走到了澳門總督府的門口,我看到幾個葡國人將升旗杆上葡萄牙國旗降了下來,那時我才如夢初醒,回想到,我在《澳門回歸大事編年》一書上看見的一番話。“澳門政權移交的儀式在1999年12月19日午夜舉行,交接儀式在澳門文化中心花園場館內舉行。”既然我有幸來到這個特別的日子,那我為何不去看一看這個十分珍貴的畫面呢?我沿著記憶的路線奔向澳門文化中心花園,終於趕在澳門政權交接儀式之前到達了,我看到國旗手手持國旗,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向國旗杆台。“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伴著雄壯的國歌聲響起,五星紅旗徐徐上升、迎風招展。中央政府官員以及數百名澳門居民高唱著國歌,那是對祖國的懷念與自豪。我看著國旗緩緩升起,腦中不禁想起革命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了這鮮豔的五星紅旗,我情不自禁地對著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行註目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在這裡莊嚴升起。自此,澳門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國人民同時在完成祖國領土統一的大業上又邁出重要的一步。

 

就在國歌演奏到最後一句時,就在國旗升到最頂端時,我刹那之間感到一片眩暈,突然一束刺眼的陽光照射在我的身上,我慢慢地睜開眼,耳邊仍是古董收音機播放的《七子之歌》:“那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一切就像是一場夢境一樣,卻又那麼真實。

 

十九年前,澳門這個離家多年、飽受欺凌的遊子,不只回到了母親的懷抱,更是得到了一個受命持家的機會,這才是他真正的成人禮。回歸十九年,人工填海,滄海桑田,澳門土地面積增加了足足三分之一,增至29.6平方公里,儘管從規模上來說,澳門還是個小城市,資源、人力、土地都十分有限……然而,在回歸這十九年來,“一國兩制”的構想,不再只是夢,而是得到了成功實踐,澳人治澳、高度自治、免費教育、免費醫療、賭權開放、GDP不斷上升、來澳旅遊人數持續刷新、治安良好、人民安居樂業、持護照即可享有141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待遇等,一連串閃爍光芒的數字將見證澳門十九年來的巨大變化,讓它成為一顆奪目的東方明珠,發出令人炫目的光芒。我今年十五歲,是在澳門回歸後才出生的澳門人,我沒能親歷19年前澳門回歸的莊嚴場景,也沒嘗過回歸前澳門人在澳葡政府管制下所過的苦難生涯,我可以說是出生在一個嶄新時代的獨立自主、發展迅速的澳門,我只能通過閱讀與想像瞭解回歸的時刻,但我還是強烈地感受到今天澳門人的一份榮光和幸福!今日澳門靚麗多姿、欣欣向榮,衷心祝願澳門越來越好。

 

我將與新澳門一起成長,一起放飛,我誓將我的學識、才能和熱血全部獻給偉大的澳門,偉大的祖國!

 

 

閱讀書籍:《澳門回歸大事編年》                                   

作  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港澳臺研究中心編                     

出  版 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