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組 文藝類 一等獎 劉靄凝 黏上了寫作香口膠──讀林中英《人生大笑能幾回》有感

學生組文藝類 一等獎

黏上了寫作香口膠──讀林中英《人生大笑能幾回》有感

濠江中學 劉靄凝

 

 “因為喜歡讀散文,所以也喜歡寫散文。”這是林中英在她的散文集《人生大笑能幾回》的後記中提到的。我也是個喜愛散文的人,能與這位資深的文字工作者有同一種體會,使我感到高興。誠然,能高興的只是為了大家都“喜歡讀”,卻不是“喜歡寫”。我猜想作者所說的“喜歡寫”,並非如我這般只能寫出自我情感,內容卻空泛散亂,像一篇名副其實的“散文”,而是要寫得有意義,有眞情感,有散文的章法。正如書中之序所說,“妙手偶得,脈脈含情,綿密細膩,收放自如,散發着哲理的光芒。”所以我怎麼也談不上是“喜歡寫”,只能說是“學着寫”而已。


因為是“學着寫”,故常在寫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而在這本散文集中,剛好有幾篇作品是以寫作為題材的,它們都為我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啓發。例如《寫稿心態》。在文中作者說自己把寫文章 “當作一種樂趣,傾吐的樂趣,發表的樂趣”,而且可以為自己“帶來快感”。我想,只有眞正熱愛寫作的人才能感受到這種樂趣。我是希望能體會這種寫作樂趣的。我也喜歡以筆代口,暢所欲言的感覺。作者還說“寫稿還有治療的作用,在一個個框中宣泄了內心漲滿的感情,豐富的感想,能夠防止情緒緊張、抑鬱症。”是啊,找不到傾訴的人,可以寫;找不到宣泄情感的方法,可以寫;要紓解生活壓力,可以寫;對社會的各種現象有滿腹的感慨,可以寫。寫作是最好的心靈朋友,只要是用心去寫,我想這位朋友定能為我們帶來快樂的。


無論寫什麼,都要用心、用自己的感情去寫。要別人認同,就得先把自己的眞情意展露在別人眼前,只有這樣才能引發讀者的共鳴。作者說寫作壓力“源自一種刻意求好的心理”,我想她所說的便是那種只為迎合他人思想,力求製造完美的寫作態度,這是不會讓人體會到寫作的樂趣,只會令人對寫作感到疲倦而已。


雖說寫作需用心,但是當我執筆寫作之時,每每感到無從下手。腦中雖有很多可寫的材料,卻彷似破碎的玻璃片,散亂地埋在腦海中。要找出中心,往往不知所措,就像作者在《硬寫》中說道:“存於腦內的寫作題目過多……要面對選擇的困惱。”面對空白的紙張,努力地組織思維,卻不用多久,本來充滿題材的腦海最終也變得空白。然而作者說在這個時候,“唯有施用快刀手法”,利用“模糊的一閃,在寫着寫着,也可能出現金光大道,柳暗花明,曲徑通幽,稿紙上漸現風光了。”我終於領悟到,原來只要抓住腦海中的某一線索,執筆而寫,腦海就會變得清晰有條理了。


我想:要嚐到寫作的樂趣,就要下功夫去“學着寫”了。不管是寫散文,或是其他文體,要寫好,都必須要付出努力。我喜歡作者在《文藝是什麼?》中所作的有趣比喻:“文藝像一團嚼過了的香口膠,黏到人的衣服上去時,要甩脫也甩脫不掉,千絲萬縷,永遠留痕。”我想我已黏上了寫作的香口膠,現在是怎樣甩也脫不掉了。自然,我也希望它黏得更緊一些,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永遠的痕跡。


相關附件:黏上了寫作香口膠──讀林中英《人生大笑能幾回》有感_鄧靄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