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組 一等奬
情感偶拾──《七星篇》讀後感
粵華中學 周潤華
內容簡介:《七星篇》是一本結集了八位女作家於《澳門日報》內副刊的同名專欄《七星篇》內輪流發表的文章的散文集。八位女作家各有不同的敎育背景,也有着不同但豐富的社會經驗,通過一篇篇的散文與感性的筆觸,將自己對社會、人際間的絲絲情感,灑在字格裡,也灑在讀者的心靈深處。
讀後感:初次在書架上看見《七星篇》這本書,看到書面上帶點模糊的鐫字設計,猶如一些遙遠的記憶在呼喚;翻一下書本,心裡倏地間湧現許多感覺──是重遇的感覺,沉澱在腦海中零碎的片段再次起動,也再次記起了這些文章曾給予我無數的感受,想到當時的我和現在的我閱讀過同一篇文章,竟有着截然不同的感受,才驚覺歲月不饒人。
再仔細閱一遍,八位女作家代表着社會上不同的人物,但卻以纖細的心思去感受社會上的人、事、物,書中往往能找到他們對身邊的一切作出是非愛憎分明的情感。有時看到初次在報章刊登的散文,見到她們寫下自己的感受,也只是一笑置之。但細心一想,是否身邊的事物從未有給自己一點感受?人類所以比其他生物高一等,就是因為他們有感覺。假若對應喜的事情不再喜樂,對悲的事情不再悲哀,對身邊一切麻木不仁,那麼這與行屍走肉有什麼分別?對於這又豈能一笑置之?
八位女作家中,令我留下較深刻印象的,有林蕙、沈尚青、林中英三位,不在於她們的寫作風格,而在於文章的內容。以往在我作為學生的角度去看,“敎師”實在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嚴肅刻板,不苟言笑、難以親近,成為學生“衆矢之的”的就是敎師,但當細讀以上三位作者的文章,方才知道做一個敎育工作者實在心力交瘁,也深深地感受到她們對作為人之患的苦與樂,對敎育事業的一份熱誠;“……聽一位資深教育工作者說,如果她有兩條生命的話,那麼,她第二條生命還是要當一位敎師。”
“我為她對敎育事業的矢志不渝深深感動……”(《從一位資深敎育工作者的話說起》)
“……對熱愛敎育工作的敎師有無限的敬意……孩子們得益的不只是學好書法,而是在老師的諄諄善誘下做個好學生,這才是使我最激動、最喜悅。……(《她在信上說》)
卸下了嚴肅的面具,文章裡洋溢着對敎師這行業的熱愛,雖然兩篇文章都像是訴說着別人的故事,但對她曾從事敎育行業的過來人,寫出自己的感覺時,仍然是那樣的澎湃深刻。一想到作為學生的我們,經常咒駡這位老師不近人情,那位老師“變態”……,其實又可否想起過老師同樣要承受極大的工作壓力?從三位作者的文章中,才知道敎師的另一面,亦令我對敎師們改變了觀感。
但看過沈尚青的《無厘頭習作》,直敎我哭笑不得:已做了多年中文習作,通常都會有重組句子的題目,不過做過後也着實得不到太多益處。這樣說來,十多年來所學的國文知識,實在少得可憐,我想這亦是現今學生中文水平低下的原因。
看過熱衷於兒童文學的林中英的《文藝是甚麼?》,恕我直言,究竟文藝是一樣甚麼的東西,實質的還是抽象的,相信大部份讀者也未必能有一個圓滿的答案,但見作者以烘熱的番薯、棉花糖、小鳥、蝸牛等作比喻,又似乎找到文藝定義的落腳點;文藝是屬於生活的一部分,文藝有多種形式,亦是一種細看生活的途徑,主觀的角度上,我認為有社會的存在就會有文藝的存在,因為文藝反映了生活,與社會息息相關。兩者共存是一種必然現象,但生活、政治的隱憂、不安,往往都在文藝裡表現出來,受着政治因素的制肘,文藝也往往被奪去了喘息的空間。
而另外三位作者丁璐、夢子、懿靈來自社會的另一個階層,所作的文章卻能更引起讀者興趣和共鳴。與先前三位作者不同的地方,是她們較多着筆於對人的性格的感覺與描寫。例如丁璐的《貪新忘舊》、《沉默是金》、《謠言村》;夢子的《上海美男的故事》、《從政變到解放》;懿靈的《懷疑自己》、《這就是澳門》等,將人性陰暗的一角表露無遺。難以忘懷的一句說話:“……將來或許你會明白,即使你吐了自己心中的說話,別人會依你嗎?不會,相反,你卻成了別人敵對的目標,徒增煩惱。”最好的解決方法,便是“沉默是金”了。忠言逆耳,正是這個社會荒謬的寫照;以上的文章正點明了人性的矛盾以及其對社會的影響,身為社會一分子的我們,只好無奈地、默默地去面對着這些矛盾。
另一點比較特別的,是她們對身邊的小事物所投下的感情、感受,對於我竟是如斯的強烈:如《石仔路‧高跟鞋》,《鳳凰木戀》、《七姐鞋隨想》等;在時間隙縫中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從沒想過身邊不着眼的小東西,已靜靜地陪着我們悄悄度過歲月。是我們都市人太繁忙了嗎?可能有些人因為太忙而忘了向他們自己發問這個問題了。
在寫作風格上,最能令留下深刻印象的,相信是玉文與沙蒙了。初次看玉文的散文、詩篇,驚訝於這位作者竟只用百多字去完成一篇文章。只得百多字!能寫出怎樣的文章呢?這正是我欣賞她的原因──她那種駕馭文字的能力,寥寥數句就能將事物勾勒出來;另外她的文章所描述的,都是日常生活裡的一個片段,如定了格一樣,輕描淡寫中將生活的情感表現出來,猶如把小石抛進讀者的心湖中,泛起陣陣漣漪,令人感受殊深。
沙蒙在八位女作家之中年紀最小,但文章風格卻極前衛。她所著的文章似乎抓不着邊際,但細心觀察就會發覺文章裡與日常生活的人、事、物,竟落在同一頻率上。她是一位文字魔術師,引領讀者走進她的王國裡。她的王國沒有邊界盡頭,她的王國似乎建築在虛幻之上,其實卻是以思想作根基;她要帶領讀者進思想的國度裡──每個人都有權利居留在此,但更多人選擇放棄。
主觀上我最喜愛的作家是沙蒙,因為她的文章能給我遼闊的思想空間,每一次重讀她的文章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一次閱讀感覺都是那樣清新雋永。
縱觀起來,八位女作家以不同的寫作風格,去表現自己對生活的一片眞誠,與讀者一起去分享值得高興、悲傷、深思的情感;而讀者們所感受到的,往往能受用一生。希望她們能在創作路途上更加努力,給讀者更多的好文章來。就讓這幾顆星星閃爍夜空吧!
書 名:《七星篇》
作 者:林蕙、沈尚青、林中英、丁璐、夢子、玉文、懿靈、沙蒙
出版社:澳門星光出版社
相關附件:情感偶拾──《七星篇》讀後感_周潤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