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組 冠軍
瓦爾登湖畔的心靈眺望──讀《瓦爾登湖》有感
培華中學 區慧欣
夜,深沉。我輕輕合上手中的書本──梭羅的《瓦爾登湖》。凝視着如瓦爾登湖水般純淨冰藍的書面。內心澄明透徹,平靜而愉悅。這是我喜愛的一本書,這是本需要把心安靜下來讀的書。我喜歡在無人之時靜靜讀,喜歡從它的字裡行間讀靜靜;我喜歡梭羅的真誠和睿智,喜歡他文字的簡煉有力,樸實自然;更喜歡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他無聲的語音帶給我的巨大的思維空間,引導我思考、探索人生的本質,從而進入另一片廣闊的新天地,超然物外,放飛心靈……
“我幽居在森林之中,是因為我希望小心謹慎地生活,只想去面對生活中的基本要素,看自己能否學會生活必定會傳授於我的東西,以免死到臨頭,才發現自己白活了一場。”
一百多年前,孤獨的生命探險者──二十八歲的梭羅帶着一把斧頭來到瓦爾登湖邊舒展他蟄居的生命。他用不到28美元蓋起了一座小木屋,在木屋周圍種上豆子、玉米、蘿蔔和馬鈴薯,用收穫成果來填飽肚子和換取生活用品,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二年二個月又二日。寧靜的湖畔山林是他生活之所,也是他精神的家園,靈魂的故鄉。因為孤獨,給了他思考的空間及催生了他深刻的思想,因為生活簡樸,給了他心境上的樸素與淡泊。在這裡他去觀察,去傾聽,沉思着,並且夢想着,照觀自然和生命的本身,融會內心的種種感受,提純為一種精神、一種智慧,他以自己簡樸的物質生活與充實的內心世界證明:人,是可以這樣快樂和詩意地生活的!他以“深沉而敏感的抒情”筆觸寫下了《瓦爾登湖》這部“超凡入聖”的經典傳世之作,令“瓦爾登湖”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今天靜靜讀來,依然“語出驚人,字字閃光,沁人肺腑,動人衷腸”。使我對黎明、黃昏,對大自然更迭的四季,有一種親切的美的感受;使我能感覺到一股向上的精神不斷地提昇;使我對簡樸生活有新的感悟和嚮往……。
“大多數的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悠閒自在,不僅沒多大必要,而且對人類的發展實在是個阻礙。”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物質豐富,科學技術的先進發達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現今的生活要比梭羅的那個時代更加安逸、更加舒適,現代人大概已無法想像,梭羅如何在瓦爾登湖畔伐木建屋、耕作種植、賞湖光山色體驗生命、如大自然般自然而然的生活。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省察,思考人生?
人類生就的明眸雪亮,是觀察世界、觀察大自然、觀察人生的靈魂之窗,但在到處均充斥着物質的社會裡,現代人本來明亮的雙眸已被世俗塵囂所蒙蔽,人們只看到五光十色的奢侈華麗的俗世表面,於有限的生命中盲目地追求着無盡的慾望。在現代人的生活中,事事追求精細奢華,自以為這是“對生活的要求”,是人類理想中的“品質生活”,然而,這已成為人類發展的一大障礙。例如現代人在日常生活中,已超越了人類對基本溫飽的需求,對食物要求精挑細選,更大吃大喝使不少現代人因而“吃”出病來,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嚴重疾病均有年輕化的趨勢,嚴重影響人類的身體健康;在衣着上現代人亦往往盲目追求名牌時尚,任由時興的“潮流”牽着走,不斷棄舊換新,浪費資源;為滿足人類貪婪的需求,地球資源正日漸衰減,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由此引發的自然災害頻仍,更甚至為爭奪能源而生靈塗炭、戰禍連連……凡此種種,不勝枚舉。也許連梭羅當日也不會預料到,以開發旅遊的名義,瓦爾登湖也難復昔日的寧靜與美麗。
人,不能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但無盡的慾望就是貪慾,當心中有貪念,便會如墜萬丈深淵,不能自拔。
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許多人為名譽,為地位,為金錢而忙碌。他們只覺得空餘時間太少了,其他想做的事情無法實現,感覺離實在、滿足的快樂日子越來越遠了。他們為實現無盡的慾望而在工作中迷失了自己,有人精神困窘、憂鬱,找不到心靈的出口;有人以揮霍來尋求刺激,以為可以喚醒久已麻痹的心,但換來的只有更多的嫉妒和空虛。他們早已忘了梭羅的叮囑:“有了思想的翅膀,我們就能在清醒的狀態下歡欣鼓舞。”
“大多數人即使生活在較為寬鬆自由的國度裡,也只會讓無知和錯誤糾纏他的人生的始終,讓虛無的憂怨和無休無止的粗俗活計佔據着一生,甘美的生命果實卻不能觸手可及。”
“堂皇轉眼凋零,喧騰是短命的別名。”一切的財富和虛銜都只不過是過眼雲煙,即使在一個人生命的過程中獲得再多,最難過的仍是日暮時分的驀然回首,方知生命已經走到盡頭,這些耗盡一生爭取來的東西,試問又有誰人能帶走幾毫幾分?
托爾斯泰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桿;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桿的地都歸你。”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人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於是眾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人生的許多沮喪都是因你想得到卻得不到。也有許多人因為想得到的東西而把現在所擁有的也失去了。我們都知道,生命的寶貴是在於他的不可以再次重來,既然如此,我們有需要靜下心來想想:有甚麼東西是你一定要得到的?有甚麼目標真的非要實現不可?我們的生命還可以承受多大的重荷?“為甚麼我們應該生活得如此匆忙,這樣浪費生命?”
“一個人越是有許多事情能夠放下,他越富有”,要走出所面臨的困境,我們就應該像梭羅所說的那樣,放下無盡的追求,回歸簡單質樸的生活,讓生命免於在生活的瑣碎之中耗掉,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去擁抱親情,融入自然,感覺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感悟人生,活出心底真實的自我,摘採甘美的生命果實,過一個美滿而豐盛的人生。
“它是大地的眸子,凝望着它的人可反省自我天性的深度。”
梭羅離開我們漸漸遠去了,誰還會像他那樣手執一柄斧頭到森林裡去開闢他的生活呢?然而《瓦爾登湖》中所展現的甘貧樂道,有思想、有節制的簡樸生活方式,仍留給世人豐富、多層次的思考。
我默默地閉上眼睛,清涼的瓦爾登湖蕩漾在我的心上,透過純淨清澈的湖水,我看到的是一種嶄新的人生態度:從今天起,反省自己,淡泊明志,簡化生活,回歸真我,關愛自然,站上人生道路的新起點。或者我這樣的想法還是很膚淺,或者在我們所期待的未來中尚有新的理解,新的發現,或者我們應該想的更多,更遠……,但求以簡樸方式求取一種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在平凡的日子裡冀盼一份恬淡與安寧,一份從容與大度,一份勇氣與毅力,一份希冀與夢想,一個持久的懷念,一種嶄新的境界。這就是《瓦爾登湖》給我的啓示,是“瓦爾登湖”對人類心靈世界的召喚。
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中,特別是青少年都應當有一泓澄明的瓦爾登湖。
書 名:《瓦爾登湖》
作 者:[美]亨利‧戴維‧梭羅
出版社:當代世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