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藝術家駐校計劃”講者余光中勉學子外遊擴眼界
03/04/2014

本會與澳門大學合辦的“文學藝術家駐校計劃──余光中‘旅遊與文化’講座”已於4月2日舉行,出席的學者及學生眾多。余光中妙論旅遊與文化之間的玄妙關係,勉勵大學生宜仿效古代騷人墨客一樣多走出去,透過主動認識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來擴闊生活視野,豐富閱歷,人生才會更精彩。現場交流氣氛熱烈,學子踴躍發問。


講座於4月2日下午六時半在澳門大學國際圖書館演講廳舉行,本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委員鍾怡,澳門大學校長趙偉、教務長彭執中,以及本澳資深戲劇評論家穆凡中等出席。開講前,趙偉校長向身兼澳大榮譽博士的文壇大師余光中再度訪澳演講表示歡迎,相信其睿智的思想火花,將啟發澳大學生更好地學習文學,體會更多。


余教授闡述旅行與文化課題時,專門介紹他個人早年赴歐洲大陸暢遊學習的經驗與體會,與學子共勉。並坦言不管是當代人還是古人,皆需要遊歷。只要這樣,才能深入認識到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更重要是豐富個人知識,開拓視野。


他又指出,但凡旅行的人,總有自己的動機,但大方向離不開出外接受教育、學術探討,或開展與政治、宗教等活動,又或經商、遊山玩水。可見暢遊方式層出不窮,但不乏群遊、獨遊等方式,各有各的體驗。引古人名句稱:“無出塵之胸襟,不能賞會山水;無濟勝之支體,不能搜剔幽秘;無閒曠之歲月,不能乘性逍遙。”總而言之,出遊前必先有所計劃,擬好出遊地點,作好充分準備,才能真正享受旅行樂趣,開展有意義的文化之旅。


余教授為台灣著名詩人、作家、教育家和文學評論家,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創作逾一甲子,出版相關專著凡五十餘種,精通英語、法語、德語等多種外文,為現代文學界的代表性人物,影響遍及兩岸三地。曾在美國講學,並在台、港多所大學擔任教授及文學院院長。